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从1919年年中开始,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一系列法令和规定,国家机关之间的一切劳务和经济往来,一律取消货币结算,改用统一的划拨清算办法。这些法令和规定(     
A.照顾了农民的利益B.激化了阶级矛盾
C.脱离了苏俄的国情D.适应了战时需要
2 . 1919年苏俄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所有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如果住宅中的人均面积超标,也就意味着出现了“多余的面积”,就必须允许其他人迁到这套住宅里共同居住,这就是“聚凑使用住宅”。这一法令
A.体现统一分配住宅的原则B.通过货币关系解决了住房问题
C.实现了公有制下的社会平等D.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3 . 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
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020-10-05更新 | 6144次组卷 | 54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评论苏俄某政策说:“粮食垄断、面包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划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该学者评论的是
A.农业集体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6 . 十月革命后,俄国苏维埃政权从城市里派出了大批的工人“征粮队”,他们身上不仅带着粮袋,还带有枪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余粮收集制的实施
B.向农民征收固定粮食税
C.推动农业集体化的发展
D.强制征粮支援一战前线
7 .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是指
A.实行按劳分配原则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D.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8 . 1919年3月,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消费公社》的法令,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该规定
A.提高了苏俄的公有化程度
B.有助于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
C.激发了工农的生产积极性
D.易引起工农内部之间的猜疑
9 . 1918年苏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2016-11-27更新 | 43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年安徽合肥八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