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俄共“八大”指出: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既是维持生存,也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据此判断,苏俄推行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2 . 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
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020-10-05更新 | 6175次组卷 | 54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9年3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每个公民都是公社成员,都要到指定地点登记注册,才能领到配给的食品和日用品”,1920年又颁布法令规定“逃避劳动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法令
A.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B.符合新经济政策的要求
C.具有战时共产主义的特色
D.确立了计划经济的模式
2019-08-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述了这样的情节: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当时苏联国内物资极度匮乏
B.当时正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当时正值新经济政策时期
D.义务制劳动是保障苏联经历战争考验的重要手段
2019-07-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过一个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办法”,这一办法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
6 . 有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其主要理论依据是该政策
A.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B.违背了农民生产者的愿望
C.影响了工农联盟的巩固与发展D.超越了农民粮食生产的基本水平
7 . 1919年3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并改组为统一的消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由此可知,苏维埃政府
A.取消了自由贸易
B.实行了普遍义务劳动制
C.鼓励私人办企业
D.征收固定粮食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