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20年苏俄彼得格勒市政府对消费者的分类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主要人员配给的粮食(每人每月)
第一类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36磅
第二类其他工人、负责的职员和某些人民委员部的职员、以及孕妇和喂奶妇等25磅
第三类其他职员.学生18磅
第四类其他居民12磅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B.苏俄政权力图充分利用有限物资
C.商品货币关系得到了正确运用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被全面取消
2021-08-26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模块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 . 下表是沙俄、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四年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B.新经济政策时期呈现上升趋势,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产量仍未达到一战前水平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所以粮食作物产量有所上升
D.重点发展重工业造成粮食作物耕作面积有所下降、粮食作物产量增幅不大
3 .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其中说法错误的有几处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1处B.2处C.3处D.4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