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苏联史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1921~1927年称为“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访苏联后写下《莫斯科日记》:“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其中,“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消极的东西……不可避免”主要是由于
A.大危机暴露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B.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
C.苏联脱胎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情D.农奴制改革没有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3 . 1923年夏天,在苏联一个农村家庭的男主人平均每昼夜生产劳动11.51小时,用于睡眠的时间只有5.58小时;1922-1924年,农民家庭兼并了成百万英亩的土地作为私财,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了靠工资维持生活的“无产阶级”雇工。由此可知,苏(俄)联政府正在
A.下放权利以调动积极性
B.推动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
C.牺牲农业以发展重工业
D.试图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
2018-03-16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在相互融合,也在艰难曲折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国)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费正清、崔瑞德《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倒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镝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十小农经济十君主官僚体制十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田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写费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酌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材料四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1)从社会转型角度看,材料一中的“革命”主要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文明演进过程。并依据材料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在“西方工业文明先导国家”的“枪炮的迫使”下,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主要转型表现。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借鉴的?
(5)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
2016-11-18更新 | 9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