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工业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首先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深度和广度所造就的竞赛的蓬勃发展给予群众创造性的增长以前所未见的推动。在 1937—1940年间,苏联军工产品的增长速度是工业产品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正是工业化进程使苏联遏制住了法西斯的侵略,对苏联的命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据列利丘克(苏)《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等

材料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国际比较表

轻纺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初期)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技术密集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后期)
美国71年(1790—1860)66年(1860—1925)31年(1925—1955)
日本40年(1880—1919)36年(1920—1955)24年(1956—1979)
中国18年(1978—1995)16年(1995—2010)11年(2010—2020)

——摘编自徐建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未来展望》

材料三二战后出现了若干引入注目的新趋势:一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保持了近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二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崛起,一系列国家变成或正在变成“新兴工业化国家”,西方工业国的发展模式被打破;三是新科技革命引起新的世界性工业革命;四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和竞赛,使国家的发展格局变得异常复杂化。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工业化发展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工业化的意义。
2023-02-14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5年,斯大林指出:“尽力做到使每个戈比(货币单位)都用得合理,把每个戈比用到某一时期所绝对必须发展的事业上去。”1929至1930年,苏联的行政管理费用占国家预算的比重同1926至1927年相比,从8.1%降到3.9%。这(     
A.利于扩大集体农庄规模B.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C.加强政府机关廉政建设D.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
3 . 1935年,苏联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掌握新技术、改进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 的生产技术革新运动,史称斯达汉诺夫运动。在运动推动下,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于1937年 4月1日提前完成。这场运动
A.推动了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B.缓解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C.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D.稳定了国民经济并巩固了新生政权
2021-12-1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月革命爆发后,美国通过武装干涉、经济封锁等手段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年轻的苏维埃意识到要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生存,必须要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但是,俄罗斯帝国时期建立的工业基础已被战火摧残殆尽,西方国家对苏联又采取经济封锁,工业的发展缺少国内和国际的有利环境。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大危机,美国等国家自顾不暇、商品滞销,需要扩展海外市场,这给苏联利用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困境来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装备提供机会。

——摘编自兰庚泽《苏联工业化中的美国因素》

材料二   苏联一五计划开始后,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上由租让、合营公司的形式转为进口机器设备或者聘请外国公司承建工厂的形式。通过与美国公司签订技术援助协定,设计、装备苏联的重要项目。1929-1945年,苏联与西方国家共签订了217个技术援助协定,其中美国139个。1933年,在经贸关系改善的基础上,苏联和美国建交。当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后,苏联从美国引进的技术开始减少,1937年比1931年减少了87%,1937年进口机器只占国家总需求量的0.9%.

苏联在引进的项目上,成套设备过多,技术专利较少,消化、创新能力较弱。在引进的效率上,主管部门层层审批、办事拖拉,基层企业往往也缺乏热情。

——摘编自姜凌《苏联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特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引进美国技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苏联对外国技术的引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斯大林认为俄国经济落后,因此必须利用政权高速度地发展经济,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布哈林认为无产阶级虽然掌握了经济命脉,有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但是大量小农经济的存在,使解决农民问题需要较长的过渡期。他们看法的实质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国力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实行固定粮食税团结农民D.苏联能否建成社会主义
2021-05-25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至于轻工业、农业都是次要的、从属的、为发展重工业效力的部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可以不予顾及。这一认识
A.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探索
C.造成苏联农业轻工业的长期落后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021-05-03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