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工业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为1933年的苏联宣传画,画上配文的译文为“我们将扩大托儿所、儿童教育设施和工厂厨房的建设。劳动妇女是国家生产和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此画作表明当时苏联(     
A.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有所调整B.经济建设需求变革社会关系
C.积极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冲击D.五年计划侧重教育基础设施
2 . 20世纪30年代,苏联特别注重在职干部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一些党、政、军干部和优秀工人输送到高等学校进行系统培训。这一时期,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中的学生几乎四分之三是工人,四分之一是共产党员。苏联此举旨在(     
A.贯彻国家经济建设方针B.发挥了新经济体制的优势
C.从根本上纠正右倾错误D.借鉴了资本主义某些做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拥有年产5万台履带式拖拉机的生产能力。平时以制造拖拉机等机械装备为主,战时承担国防工业制造坦克的任务,成为坦克制造基地。材料说明苏联工业化(     
A.重视基础工业发展与国防之需相结合B.强调企业自主经营与国家战略相结合
C.实行指令性计划体制、排斥市场经济D.为保障工业资源强制实行农业集体化
2023-02-09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5年,斯大林指出:“尽力做到使每个戈比(货币单位)都用得合理,把每个戈比用到某一时期所绝对必须发展的事业上去。”1929至1930年,苏联的行政管理费用占国家预算的比重同1926至1927年相比,从8.1%降到3.9%。这(     
A.利于扩大集体农庄规模B.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C.加强政府机关廉政建设D.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统计,1930年9月,苏联实行统一的周转税,规定国营商业利润提成率为84%,1931年调整为81%。1931年,国家取缔了1.2万个私人商店,国营和合作社商业控制了商品流通领域。同时,实行统收统支制,国家掌握了60%的预算资金。苏联上述举措(     
A.旨在为工业化建设筹措资金B.说明新经济政策开始被替代
C.增强了商品流通领域的活力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22-09-11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1913年至1937年俄国工业发展情况,其在20年代之后实现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A.大力发展了集体农庄B.启动两个“五年计划”
C.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7 . 1933~1934年,苏联农民的小麦交售给国家的价格为每公斤3.2到9.4戈比(货币单位);通过国家商业渠道销售的面粉每公斤零售价格最高约是400到500戈比。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应对西方国家经济上的封锁B.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市场繁荣
C.提高集体农庄农户的积极性D.为高速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
2022-05-09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据统计,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设备全部来自美国。这表明苏联
A.逐步接受了资本主义的理论B.打破了美国对其的经济封锁
C.借助有利的时机推进工业化D.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9 . “在可以使用冰箱、收音机和汽车以前,政府建造了钢厂和水电站。消费品的缺乏或者不存在,在某种程度上由正式工作、廉价的设施及廉价的住房和食物补偿了”,但这“意味着推迟了公民对工业化感到满意的时间”。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胡佛应对经济大危机B.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C.罗斯福开展“新政”D.斯大林推进苏联工业化
2022-02-19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30年代,苏联兴起了一场广大妇女志愿从事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所谓“妻子运动”。苏联妇女们举行集会、出版刊物、开展促进社会公益和家庭福祉的各类活动,承担了作为母亲、妻子及“苏维埃新女性”的多重妇女角色。这场运动
A.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B.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C.体现了苏联民主法制的进步D.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2022-01-28更新 | 28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