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建立机器拖拉机站是斯大林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具体手段,到1937年时拖拉机站已发展到5818个,与此同时在各拖拉机站普遍设立政治部,派遣数万名城市和工厂骨干人员担任政治专员。拖拉机站政治部的设立
A.促进了农业集体化的实现B.加强了国家对农庄的控制
C.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权D.为工业化完成创造了条件
2 . 下表为1927年前后,苏联集体农庄与个体小农的数据对比,由此可知
播种机收割机牲畜
集体农主2.2台/100俄亩2.07台/100俄亩13.8头/100俄亩
个体小农0.3台/100俄亩0.6台/100俄亩17头/100俄亩

A.苏联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B.当时俄国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C.农业集体化运动效果显著
D.集体农庄经济在农业中占优势
2018-06-07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私人土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3%—5%,却生产了25%—30%的苏联农产品。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A.鼓励私人农场发展
B.集体农庄生产效率较低
C.忽视农业重视工业
D.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
4 . 苏联学者普出认为,农业集体化运动是国家自上发起,千百万反对富农剥削,为争取自由的集体农庄生活面斗争的农民自下支持而实现的革命。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A.重在消除社会阶层差别B.强化了对农业的管理
C.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1938年出版,斯大林亲自撰写、修订)记载:“(1935年)建筑新粮仓和仓库已成为集体农庄农户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因为原有的储藏室的设计只考虑到每年分到少量产品,对于现在集体农庄庄员的新的需要是十分之一也不能满足的”。由此可知
A.苏联的农业政策符合国情B.苏共极力为农业集体化政策辩护
C.苏联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D.苏联农业生产缺乏宏观计划指导
6 . 苏联制定“二五”计划时.,规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0.97倍、1.4倍、1倍。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轻、农投资分别增长了1.4倍、1倍、0.54倍。这说明
A.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经济D.个人崇拜左右国家经济体制
7 . 苏联史专家闻一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他一定要以动员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让社会自我牺牲地为苏联效劳。下列属于“社会自我牺牲”策略的是(       
A.新经济政策B.管理权下放原则
C.物质利益原则D.农业集体化政策
8 . “农民在入社前屠杀和出售牲畜……部分农民在绝望中毁坏工具、焚烧谷物,还时常参与纵火、暗杀等破坏活动。全盘集体化也没有给农业生产效率带来明显提高,1932年-1934年之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对此正确的分析是:
A.农民为稳定粮食价格而焚烧谷物
B.斯大林体制的确立影响了农业生产
C.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
D.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调整未见成效
2016-11-18更新 | 6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