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勃列日涅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50-1975年苏联各级预算支出占预算总支出的比重。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市场经济成分比重增加B.经济管理体制有所调整
C.传统经济结构趋向合理D.地方经济地位日益提升
2022-05-23更新 | 698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体现了苏联“八五”期间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学者认为,该时期的新经济体制是列宁新经济政策之后最为成功的一次改革。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在于苏联“八五”(1965~1970)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长率
社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国民收入社会劳动生产率
7.4%8.4%7.7%6.8%

A.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探索社会主义的过渡道路
C.对消费品生产有所重视D.以行政命令解决实际问题
2022-04-02更新 | 44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75年,苏联数学家、经济学家康托罗维奇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指出,以线性规划构建最优化的方法将有可能大大提高经济工作的质量,从而有效利用资源,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他的这一思想对西方数理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表明
A.西方认可了斯大林模式B.自由主义传统开始衰落
C.宏观调控仍是基本共识D.新经济加速全球化进程
4 . 1965年,苏联开始在工业方面大力推行联合公司模式,通过联合公司集中发展生产,制订有科学根据的生产计划,了解社会需求,并减少部门管理体制的管理层次。到1981年底,苏联已组建了4144个联合公司,人数占工业总人数的50.3%.这一模式
A.推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B.引发了意识形态混乱
C.限制了国营企业的活力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初,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也占世界总数的14%,在出口中的份额则占20%,同一时期,苏联产品占国际产品总数的14%,而在全球贸易出口的份额仅占4%。这一现象说明苏联
A.经济落后于发展中国家B.经济内循环特征明显
C.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D.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6 . 为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从中可以判断出
年份1976—19801981—19851986—1989
社会总产值4.23.31.8
国民收入4.33.21.0
劳动生产率3.33.1

A.苏联经济发展陷入了滞胀的困境
B.多市场少政府是苏联经济发展的出路
C.美苏争霸拖垮了苏联的经济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7 . 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后,苏联共产党认为原有的体制已不需要改革,在经济体制方面就不用“改革”一词了,而改用“完善”一词,这种认识
A.表明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成功B.导致苏联经济改革陷入停滞
C.顺应了世界的科技革命潮流D.改变了片面发展重工业传统
8 . 1965年苏联对利润分配进行了改革。改革前,企业利润上缴国家部分占71%,29%留归企业自己。改革后上缴国家预算的比重减少到60%左右,其余部分归企业。这一变化
A.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B.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一定程度调动了企业积极性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9 . 下表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字。据此可知,该时期苏联
A.经济改革成效不大B.军事实力超过美国
C.军备竞赛影响经济发展D.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2020-09-12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某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统计情况(﹪)。据所学推断,该国是
A.美国B.日本C.中国D.苏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