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67年11月,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建成了“发达社会主义社会”。1982年11月,安德罗波夫执政后,揭露了苏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进一步指出:“发达社会主义本身将经历若干发展时期,而苏联正处在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安德罗波夫这一认识
A.突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理念B.有助于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C.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思想禁锢D.奠定了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
2 . 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是
A.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改革的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要跟上
C.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D.改革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3 . 2013年8月《历史上的苏联》一文写道:“沿着斯大林设计的道路就是一条通向崩溃的路,其多任领导人试图扭转前进方向,但皆未成功。”关于苏联领导人努力扭转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赫鲁晓夫冲击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勃列日涅夫仍坚持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戈尔巴乔夫违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D.上述三人的经济改革成功,政治改革失败
4 .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道:“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导致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
A.经济基础极其薄弱
B.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C.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2019-06-25更新 | 40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稿

材料二: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全球通史》

材料三: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政策”是指什么?该政策“新”在何处?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曾进行过改革,结果如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
2019-01-30更新 | 344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2016-11-27更新 | 42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2019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考卷
8 . 根据全俄舆论中心在2011年戈尔巴乔夫80岁生日前夕的调查显示,42%的被调查者认为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起了主要作用,对戈尔巴乔夫最激烈的批评来自俄共,他们一直将戈尔巴乔夫作为社会主义的背叛者、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以上看法是
A.正确的,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B.片面的,夸大了个人的历史作用
C.错误的,叶利钦才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
D.错误的,西方的“和平演变”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9 .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上述说法
A.全盘否定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
B.主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认识到原有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D.试图改变所有制形式
10 . 李鸿章曾自嘲自己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下列哪个人的作为与李鸿章比较一致
A.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开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C.勃列日列夫推行“新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推行“加速经济发展战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