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从内容上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A.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B.极力促进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
C.注意经济方法在改革中的应用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2 .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2017-08-08更新 | 541次组卷 | 26卷引用: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训练
3 . 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4 . 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放弃苏共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这表明他的改革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B.取缔了苏共
C.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D.能够推动苏联政局的稳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韦林斯基是见证苏联经济改革的一位农民。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曾大面积种植玉米,却因气候原因歉收
②1966年以较高的价格向政府出卖了部分粮食
③1987年创办一家服装加工企业
④由于政府优先发展农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 .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A.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B.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
C.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D.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7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论述到,“在1945年之后,工业社会的组织问题也没有得到最终解决。……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为了克服“体制的缺陷”
A.斯大林积极加强对农业的管理,致力于集体农庄建设
B.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逐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C.勃列日涅夫变革企业所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D.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办法,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2018-02-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8 . 下表反映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  )
年份1981~19851986~198819891990
增长率3.2%2.8%2.4%-4%

①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继续阻碍发展 ②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没有奏效 ③长期争霸,不重视科技的发展 ④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动荡
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10 . 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的是 (  )。
A.新经济政策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