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
A.经济体制B.文化体制C.政治体制D.军事体制
2020-08-2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某学习小组依据下列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选项中符合其研究主题的是
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B.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与改革
C.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D.战后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
3 . 某历史学者指出:“□的改革原本只是想对病人进行手术,结果发现是癌症晚期,病人死在了手术台上。”“□”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克里斯提尼B.亚历山大二世C.凯末尔D.戈尔巴乔夫
4 .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道:“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导致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
A.经济基础极其薄弱
B.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C.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2019-06-25更新 | 409次组卷 | 3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前瞻性、科学性很强的设计和规划。但不幸的是,从习惯于以华丽空洞的政治概念和口号标榜政绩、以政治口号落实政治概念的空喊社会主义官员中脱颖而出的戈尔巴乔夫,没有能够做出这样的设计规划。此材料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方案不够成熟,推行改革过于轻率
B.进程缺乏规制,导致改革混乱失控
C.立场摇摆不定,丧失改革的主导权
D.指导思想错误,导致改革失败
7 . 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2017-10-01更新 | 949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实验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9 .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元老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的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016-12-12更新 | 24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届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A.彻底冲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
B.试图突破旧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开垦荒地和玉米运动成效明显
D.农业方面成效明显,工业方面无所作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