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85年6月,苏联启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相关文件规定,高等学校应培养“具有牢固的马列主义知识”“具备现代经济思维,从事管理、组织和教育工作的能力”“大胆作出有关革新的决定并积极付诸实施的能力”的人才。这些要求(     
A.是苏联加速经济发展战略的举措B.促成了苏联高校发展的良好局面
C.以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宗旨D.试图引领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
2023-05-19更新 | 555次组卷 | 5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12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变化-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
年份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0
社会总产值4.23.31.8—2
国民收入4.33.21.0—4
劳动生产率3.33.11.0—3
上表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配套措施B.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结构缺陷
C.军备竞赛带来负担并拖垮经济D.用行政命令干预资源配置积重难返
3 . 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国内“影子经济”(即地下生产洋货的作坊、车间和企业)发展迅速,并从洋货生产转向生活必需品和工业品的各个领域,发展成为原材料供应、生产、运输、批发、销售的巨大产业链。这种现象
A.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成就B.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
C.改变了轻工业落后的面貌D.折射出苏联模式的弊病
2022-05-24更新 | 1672次组卷 | 12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1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单元综合测训卷)
4 . 1984年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没有完成第九、十和十一三个五年计划、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地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正确估价,没有认识到经济转向集约化发展方向和转向在国民经济中积极采用技术进步成果的全部尖锐性和紧迫性”。这一认识
A.指出了制约苏联经济发展的因素B.缺乏对经济体制的深刻反思
C.表明苏联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D.扭转了美苏争霸的不利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85年上台执政的戈尔巴乔夫转变对外政策.提出了“新思维”外交.主张“合理足够”概念维持低水平战略均势.同时提出"全人类利益优先”国际关系非意识形态化”“从多样性中寻求各国利益的均衡”等观点。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       
A.表明苏联放弃与美国冷战B.带有极强的理想主义色彩
C.反映出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D.体现了国际关系的丛林法则
2022-04-20更新 | 859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十七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6 . 1989年苏联用于食品需求的补贴金在国家预算中占到支出部分的1/3;1990年,苏联国营店的鸡蛋便宜得几乎等于白送,但是要买到定额的十个鸡蛋,必须排队四五个小时。由此可知当时苏联
A.已基本解决消费品匮乏问题B.经济领域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C.仍然未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D.没有注重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2022-03-25更新 | 641次组卷 | 3卷引用:经济篇命题情境08食品-【小切口大历史】备战年高考历史命题情境分类强化训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至少选择两条),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21-11-02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12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变化-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8 . 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后,以“禁酒”为切入口,后因地下市场泛滥、民众意见太大而作罢。在重工业领域,“一个月前讲要优先发展机械制造业,如今却突然冒出一连串需要优先发展的部门…优先发展的清单不知道改动了多少次”。这表明戈氏改革
A.很大程度背离了苏联国情B.完全违背了苏联当时的民心
C.一开始就背离了社会主义D.深受美苏争霸形势的影响
9 . 1990年戈尔巴乔夫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映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苏联民众产生这种反映的原因是
A.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
B.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斗争
C.苏联解体根本原因是西方的和平演变
D.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
2018-07-22更新 | 235次组卷 | 5卷引用:热点08《流浪地球2》爆火,北美排片却遇阻——文化交锋-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5年4月,戈尔巴乔夫谈到“加速发展战略”时说:“决定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向的,不是市场,也不是自发力量,而首先应当是计划。同时,应当对计划工作采取新的态度,积极采用经济杠杆,为发挥劳动集体的主动性提供广阔天地。”苏共二十七大制定的1986 -1990年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核心仍是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业。从1985年5月开始,戈尔巴乔夫在全国动员一切力量开展反酗酒斗争。不仅禁止伏特加酒,还关闭了啤酒馆,街道上甚至出现了反酗酒纠察队,以恐怖手段吓唬顾客。反酗酒斗争特别有成效,含酒精饮料的产量在1985 -1986年减少了差不多1/20但苏联失去了重要财源,“国民经济3年至少损失670亿,而精神上的损失则是无法估量的”。这一运动还破坏了酒业和葡萄种植业。
——摘编自《拯救苏联;苏联历史上的三次改革》
材料二 中国改革大事记
时间
主要内容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现“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
1980年
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2年
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观点
1983年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
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5年
相继在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
1987年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1年
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苏改革的不同。
(3)从中苏改革的实践,谈谈你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