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脱欧”以及美国退出或威胁退出一系列国际制度的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国家退出行为的关注。国际制度是规定行为的职责、限制行动及影响行为者期望的持久且互为联系的一组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是国际制度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国际制度的承载平台和表现形式。1945年至2014年间,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发生的成员国退出现象达200余次,其中既有弱势国,也有崛起国、主导国。国际制度既有加入条件的规制,又有退出的自由权利。面对国际制度中收益受损的情况,国家有三种可能的行为选择:呼吁改革、退出和沉默。

——摘编自李明月《国际制度中的国家退出行为:国内一国际互动的解释》


依据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制度中的国家退出行为”提出你的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释充分,表述清晰)
2022-05-12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图是二战后成立的部分国际组织示意图。从图中任选两个国际组织,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个国际组织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并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列出两个组织,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3-19更新 | 40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欧洲委员会借人权公约生效之际,于1999年成立了人权委员会,并特别成立了一个常设法院。该法院的判决对所有缔约国一律有效。许多成员国根据法院的判例修订了自己的立法和内部司法程序,以便与公约条款相吻合。这些现象表明欧盟
A.具有一定的超国家色彩B.完成了政治一体化进程
C.成员国之间的隔阂消失D.司法体系逐渐走向统一
4 . 1997—1998年,APEC组织的部分亚洲和美洲成员,开始对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采取慎重的态度。这些国家大多认为:“APEC组织1997年的部门提前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亚太地区的现实情况。”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意识形态对经济进程的严重影响B.国际区域组织缺乏约束和预警机制
C.部分国家对金融危机影响的反思D.APEC是非世界性政府间组织的性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分别是希腊、法国、德国的2欧元硬币的正反面。这反映了欧盟
A.多元一体的发展理念B.成员国经济竞争激励
C.政治一体化尚未起步D.经济一体化任重道远
2020-04-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这种模式的出现
A.重新建构了欧洲的历史
B.有效推动了欧盟的建立
C.有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
D.体现了史学的现实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8年1月,比、荷、卢等国的关税同盟生效;同年4月、英、法等西欧十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经济合作公约。这有助于西欧
A.对抗经济互助委员会
B.摆脱美苏冷战的影响
C.经济进一步走向联合
D.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快
8 . 漫画表现了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表明

A.经济发展增强外交独立性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促成美欧日平等伙伴关系
2018-02-02更新 | 5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18届高三1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58年,法国、德国等国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60年,英国和葡萄牙等国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这些组织的出现
A.阻碍了全球化的进程B.具有鲜明的“冷战”色彩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D.缓解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些成员国大量进口美国的廉价煤以及法德通过运输补贴影响煤炭价格等等,因此戴高乐称之为患了“营养不良”的慢性病。这说明
A.欧洲联合损害了国家利益B.欧洲企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C.美国通过出口煤炭控制西欧D.超国家和民族利益之间的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