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据权威机构统计,2001~2011年全球不同类型经济体平均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反映了
A.欧美国家走向衰落B.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
C.世界各国均衡发展D.新兴市场国家影响力增强
2021-06-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人们在观察世界银行提供的近三十年国际资本流动、贸易状况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时,得出的结论较为合理的有(     

①普遍建立的市场机制刺激经济快速增长
②金融危机与疫情冲击了全球化发展进程
③国际资本的流动状况影响国民收入水平
④推动开放普惠包容共赢,以合作应对挑战
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麦肯锡全球增长模型对2030年全球各地经济实力进行“预测”,主要国家的全球经济总量占比结果如下:美国、欧洲下降,中国、印度缓慢上升,俄罗斯、日本基本持平。美国国家情报局委员会专家编写的《全球趋势2030》以此数据为依据,描绘了四种不同的未来世界发展图景。

图景 大停滞的世界 大分化的世界 非国家化的世界 大融合的世界
特征 美国和欧洲不再有能力或兴趣维持全球领导地位,将重点转向国内,火车头的熄火导致全球化停转,这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未来。 经济不平等成为主要特征,经济仍以温和的速度增长,世界却因各层次的分裂而变得更不安全。 非国家行为体在解决全球性挑战中扮演领导角色,这是一个拼接起来的、不均衡的世界。 美国和中国合作,导致全世界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这将是最有可能的最好图景。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未来世界发展图景中的任一种类型进行解读。(可以对材料中所描绘的未来图景认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发展图景类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 . 2011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2010年FAO食品价格指数已超越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峰值,一年内的涨幅达到25%。其中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引发国际粮价的动荡。以上信息最能说明(     
A.两极格局导致粮食紧张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出现
C.投机炒作导致粮价上涨D.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1990年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世界商品贸易中所占份额统计。据此可知(        
名称份额(%)名称份额(%)名称份额(%)
欧洲共同体41东南亚国家联盟4.44南半球共同市场1.13
美加自由贸易区17.14拉丁美洲一体化联盟3.03阿拉伯共同市场0.95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6.65海湾合作委员会2.02东部和南部非洲国家特惠贸易区0.28
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B.建立关税同盟成为各国共同选择
C.全球治理机制发生了颠覆性变化D.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了南北差距
6 .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近日发布数据说,从 1980 年到 2016 年,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名义出口增长了 14%,而非世贸组织成员的财富和出口都下降了。这一数据说明(     
A.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是解决全球化带来弊端的关键
C.经济全球化导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D.经济全球化契合各国需要,符合全球人民利益
2020-12-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联合国人口署统计,国际移民在1970年只有8200万人,2000年增至1.75亿,1980—2000年,发达国家接纳移民从4800万增至1.1亿,发展中国家接纳移民从5200万增至6500万。这一现象反映出(     
A.当代难民群体在持续扩大B.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
C.移民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D.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8 . 下图所示为1988~2012年发展中国家关税发展水平统计。图2所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各国对经济的大力干预D.世贸组织推动贸易自由化
2022-12-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全球化]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国际贸易向世界规模发展的序幕。商品流通、贸易往来、货币支付等活动,遍及五大洲。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法国、英国等国相继为国际贸易与航运中心。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得以最终确立,市场的扩大势必促进社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世界市场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冲击着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加速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孕育和成长。

——摘编自孙明《概述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经济意义》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同时,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经济结构相对脆弱等因素影响,很容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在21世纪,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有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的趋势,而发达国家则更加注重发展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跨国公司将日益成为世界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和主要投资者。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还会日益加快。

——摘编自张文红《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具体表现并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并分析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0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自2003年到2010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每年都比发达经济体高出4个百分点以上,最高达到5.6个百分点。另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2017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为4.6%,远高于发达经济体。这表明
A.发达经济体终将走向衰落
B.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阻碍
C.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发展
D.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