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粹主义作为一种周期性复发现象,是一个不断演化的概念,其主张可以被粗略地概括为反精英、反建制和激进民族主义(例如排外和种族歧视)。它一般出现在社会转折期,并常常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与新的社会问题相结合。每当一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民粹主义就存在滋生的条件,而当下的新民粹主义不仅与全球化同步,还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叠加,致使经济、社会与政治等因素深度交织。随着全球化的各种负面影响不断加剧,加上国家治理危机的影响,西方右翼民粹主义得以借势崛起。反对外来移民和多元文化的社会文化政策、反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经济贸易政策、反对体制精英和富裕阶层的自由民主体制,构成了当前欧美右翼民粹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

——摘编自吴宇、吴志成《全球化的深化与民粹主义的复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粹主义”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3-14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21世纪东方文化的复兴不是传统儒、释、道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简单恢复和延伸,而是在全球化时代,加速发掘各个文化传统中那些最本质的、最必然的与其他传统文化相通的即“人心之所同然”的共同价值观念。在该学者看来,“东方文化的复兴”
A.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恢复B.将会引发不同地域文明的冲突
C.有助于加速全球文化的整合D.导致了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丧失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说到霍布斯鲍姆,一定会马上联想到《年代四部曲》这部享誉世界的杰作。作为一位严肃的英国左派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书中选择严谨的史家立场,为我们描绘出欧洲现代化发展的历程。第一部《革命的年代∶17891848》∶19世纪,一个以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为主轴的世纪,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于革命的硝烟中诞生。第二部《资本的年代∶18481875》;资本的年代是一出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火车、汽船等新科技将场景从欧洲拉至世界,衣着朴素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

1875年,一场空前漫长的大萧条,悄悄滑入帝国的年代。第三部《帝国的年代∶18751914》;帝国的年代是一则写满矛盾的扩张和死亡故事,无与伦比的和平造就出无与伦比的战争。1914年,一场早已预见却无力阻止的世界大战,带来了极端的年代。第四部《极端的年代∶1914-1991》;20世纪,为人类带来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同时也摧毁了我们所有的理想。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


解读材料,任选一阶段自拟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1-0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历史试题
4 . 西方国家既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又是反全球化的主阵地。西方国家反全球化的主要群体是担心失业、担心丧失福利,害怕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的经济主权让渡困难B.人口迁移引发文化冲突
C.经济全球化造成利益失衡D.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弊端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之日起,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开始启动了。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就一直处于不断扩张中。从19世纪后期到一战期间,国际贸易迅速发展。20世纪早期,一个全球贸易体系正式形成了。随后的一战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打断了全球化。直到二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恢复。20世纪7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建立了高度自由化的贸易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由贸易体系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在世界生产等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本文结合一些欧美学者的研究,将经济全球化划分为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1914年一战爆发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两轮进程。第一轮全球化由欧洲帝国主导,列强创建的主权原则、协约关系、同盟体制以及国际法等制度约束着国家间的交往。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了全球市场的构建。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建立起一整套多边机制和国际规范。而这种秩序正面临着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的崛起带来的挑战。这一秩序本身的衰退和弱化,中国的国际秩序主张也相应地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建立国际新秩序,到21世纪初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王玉主《国际秩序与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与影响机制》


(1)概括分析材料一、二对于经济全球化认识的不同点。

材料三   当前,在反全球化的力量中,20世纪后期兴起的生态主义是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末复兴的民粹主义也是反现代化—全球化的一股重要力量。在讨论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全球化思潮的本质时,还必须看到这与西方一些人想保持自己的优势与富裕有关。西方有学者1997年就曾提出:“敌视全球化的立场说到底是不道德的……它想抑制第三世界的各种愿望,以保存西方特殊劳工模式的种种好处”。另外,反现代化—全球化也与极端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等有关,这些思潮也是以反全球化的面目出现的。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反全球化的力量和表现;并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的原因和目的。
2022-06-24更新 | 304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发展中国家针对美国单边留易问题曾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世贸组织高度重视,最终对美国这一行为进行了审议裁定,要求美国放弃单边贸易,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A.是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B.有规范国际贸易的职责
C.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出现D.旨在维护贸易大国利益
2022-01-23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跨国公司在二战后大量涌现,在70年代末进入高潮,到1985年,各个跨国公司在本国之外的产量超过世界贸易总量。这些公司的发展一方面摧垮了投资目标国固有的生产结构,另一方面与那些国家在各个生产领域加强合作。材料反映了
A.贸易自由化面临严峻挑战B.发展中国家被逐渐边缘化
C.发达国家成为唯一受益者D.跨国公司推动全球化发展
2021-12-30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新高考八省八校(T8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湖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的时候,世界文学史基本上就是欧洲文学史”,“现在,世界文学选集已经选入了非常多的非西方文学,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要把学术推向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就必须超越自己封闭的文化圈,跨越自己单一文化的传统。”该论述意在说明,当今(     
A.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增强B.全球化导致文化多元化
C.东西方文化竞争的激烈D.世界文化观念必须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根据中美占日本贸易额比重变化表,可以得出
A.国家间贸易发展存在不均衡性B.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综合国力已经超过美国D.美国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2021-05-30更新 | 32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5月自主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当地时间 2021年3 月 23 日,苏伊士运河发生了塞船事件,导致运河双向断航。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塞船”事件严重影响这一期间全球市场石油、天然气、铜的供应,甚至可能威胁到卫生纸的生产。这表明,当前的世界经济
A.贸易保护日益明显B.相互依存程度加深
C.资源配置愈加科学D.发达国家无力主导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