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法国队有15名黑人球员(23人名单),其中一人获本届世界杯最佳新秀。运动员肤色变“深”已是近年来席卷欧洲体育界的一股风潮。这一现象的出现(     
A.折射出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B.是全球化时代人口迁徙的结果
C.标志着欧洲人种族观念的消亡D.有助于多极化趋势的深入发展
2022-08-25更新 | 144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指出:“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APEC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2022-08-03更新 | 258次组卷 | 4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东仪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八国集团(简称“G8”),曾经是一个跨国经济组织,成员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及俄罗斯,2009年后,该组织在全球经济事务上的主要功能逐渐被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在内的二十国集团(简称“G20”)取代。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治理的诉求与国家实力消长
B.各国对区域集团化的积极响应
C.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D.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022-07-09更新 | 571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21世纪初,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出现很多新兴经济体,如下表,新兴经济体的出现
名称英文缩写代表国
金砖四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基础四国BASICs巴西、南非、印度、中国
新钻十一国Next-11(N-11)孟加拉国、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朗、韩国、墨西哥、巴基斯坦、尼日利亚、菲律宾、土耳其、越南
A.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B.是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的结果
C.取决于融入全球化的程度D.表明推动世界发展的主体转变
2022-05-27更新 | 558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来英国脱欧、美国奉行"美国优先"、大打贸易战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这一现象
A.预示单边主义原则在西方大行其是B.导致平等互利共赢原则遭受重大挫折
C.推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分崩离析D.加大了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化的阻碍
6 . 由下表可推知
南北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表
时间南方国家北方国家
1965—1973年3.9%3.6%
1973—1980年3.1%2.1%
南北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表
1960年29.7%70.3%
1980年34%66%
A.南方国家经济基础薄弱B.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北方国家经济走向衰落D.区域集团化趋势得到加强
7 . 1980年,77国集团提出了修订的经济发展指标,其中提到第三世界的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到1990年要达到20%,到2000年达到30%;粮食和农产品的出口份额到1990年达到35%,到2000年达到50%。该项计划的制订(     
A.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B.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C.成功扭转了南北经济的差异D.推动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的转型
2020-12-13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多研究发现气候冲击引发的经济冲击是造成暴力犯罪、冲突和内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宗教活动,从更广义的范围观察,它通过经济冲击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的脆弱性在气候冲击下更是暴露无遗。通过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气温的降低会显著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且具有长期的持续效应。学者考察了2000年来干旱与洪涝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的影响,发现降雨量越少,游牧民族的入侵的概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温暖期,中国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寒冷期,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游牧民族南侵,农民起义,国家分裂,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等

——根据梁若冰、【美】布雷特·辛斯基的文章整理

材料二   早在2007年,由英国电视导演马丁·德肯执导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指出:1940年至1975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但气温却连续30多年下降,可见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没有直接关系。……无独有偶,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服务器被一名黑客入侵,上千封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3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遭到窃取,并被公之于众。在一封被公布的电子邮件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人菲儿·琼斯写道,在编辑新的数据时,他将实际气温数据添加到过去20年里的系列中的工作,同时还有对1961年以来气温下降趋势的隐瞒。而菲儿·琼斯正是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负责全球气象数据整理的关键人物。……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和非议也无可厚非。

——沈立《全球变暖背后的博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全球气候变化进行谈判的背景,分析国际社会对这一行为的怀疑和非议的原因并指出争议的本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方学者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一书中说:“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该观点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A.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B.促进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D.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2020-08-08更新 | 97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长安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反全球化”公众抗议特别是农民群体的抗议活动越来越令世人震惊与反思。2005年韩国首尔举行APEC首脑会议期间,韩国农民协会不仅在会场外进行了激烈抗议,他们还请来了印尼等外国的农民协会前来进行声援。这一现象说明
A.农业在全球化浪潮下受打击最严重
B.农民群体较保守不适应全球化潮流
C.全球化虽遇挑战但已成为必然趋势
D.逆全球化活动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