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建立“欧洲联盟”。
       材料二:1992年,美国、加拿大、圣西哥三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形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
       材料三: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地区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标志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两倍。这方面,跨国公司起了主要作用。目前,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在原料产地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只有20%是在国内进行。
(1)材料一、二、三说明了什么?
(2)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
(3)材料三中,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对亚太地区经济有何影响?
2020-11-17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外交建树。
材料四 2014年中国外交,从索契冬奥会拉开序幕,又从欧洲开始演出第一幕。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11天,84场活动。
——《人民日报:习近平访欧架起中欧友谊之桥》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
2016-12-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后来的条约附件又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在最惠国原则发展历史上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相互无条件是最惠国原则只是通行于“(基督教)文明国家之间”的原则
——高心湛《“最惠国待遇”的源流及其他》
材料三
2001~2005年中国与中亚四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周肇光《区域经济学概论·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中期确立了怎样的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该准则的推行对世界经济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材料二所述,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在实施过程中英国对中国与“(基督教)文明国家”之间有何区别?这种对中国的区别对待给近代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01-2005年中国与中亚四国贸易的趋势。从区域合作角度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2016-12-1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宁波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国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二   1999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
国家/集团总部数量国家/集团总部数量
美国179瑞士11
欧盟148中国10
日本107澳大利亚7
加拿大12巴西3
韩国12其它11

                                                ——据戴维·赫尔德《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改编


(2)据材料二指出跨国公司总部的分布态势。这种态势反映出20世纪末的经济发展有何显著特点?
(3)中国面对这样的经济发展应如何应对?
2016-11-18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嘉兴市第一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一历史考试题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