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发展阶段 标志事件
第一轮全球化 最早有记录的全球化始于中国汉朝的“丝绸之路”。但国外主流文献把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第一轮全球化的开端。
第二轮全球化发轫于1 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把全球化推向高潮,并被看作为第二轮全球化的起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终结了第二轮全球化。
第三轮全球化由美国主导延续至今的第三轮全球化,萌发于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逆全球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逆全球化”浪潮开始涌现。

——整理自万广华,朱美华《“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以全球化为话题展开论述,题目自拟,要求论证详实,线索清晰,条理清楚。
2023-02-24更新 | 384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心”与“外缘”

由于第三世界是一个世界经济范畴,因此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欠发展(或欠发达),按依附论的观点,欠发展是指外缘地区国家经济的一种畸形发展状况。

根据依附论和世界体系的理论,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所构筑的由“中心”与“外缘”地区组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大致如图所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亚诺斯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依附与畸形”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2022-02-23更新 | 769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把50年代,日立、东芝、索尼等分从美国引进晶体管技术。与美国半导体企业主要为军品相比,日本企业利用晶体管制造大众化消费品。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为了军事需要研制成功集成电路(IC,常称为“芯片”),日本半导体企业又对美国的IC技术展开了新一轮穷追猛赶。1976年至1980,由通产省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牵头,组织日本最大的五家计算机公司结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本研究组合”,1980年研制成功256K存储器DRAM,比美国早了两年。到1987,日本在全球DRAM市场的占比高达80%,全球前十名芯片制造商中有六家是日本企业。1985年美国就日本电子产品发起30条款起诉,在美国强力施压之下,日美两国于1986年签订了《日美半导体保证协定》,该协定导致日本DRAM厂商被完全置于美日政府的监视之下,此后,日本在世界芯片市场上的占有率一路下滑。

一一据冯昭奎《日本芯片业发展之路带来的启示》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一则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论述需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G7与G20的对比

G7(七国集团)G20(二十国集团)
成立时间19751999
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组成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等二十方
代表性由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组成的“富国俱乐部"G20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人口占全球的2/3,成员总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75%(2019年数据)
影响力2008年金融危机后遭遇治理乏力的围境,影响力显著下滑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全球治理主要平台,其政策共识和倡议举措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摘编自人民论坛测评中心《G20国家全球治理参与能力测评报告》


从表中提取一个信息,拟定与之相关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谨,表达清晰。)
2021-05-09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