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及印度)经济发展表现得十分强劲,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2004年汇丰资产管理推出的金砖四国股市基金,不到一年就集资超过30亿美元,使该基金不得不“封盘”,暂停接受新的投资。材料反映
A.区域集团化推动经济发展B.多极化趋势有所加强
C.集团化可促进全球化发展D.经济全球化受到抵制
2 . 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主业是电话和通讯业。20世纪60年代合并了120家工商企业,在海外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扩大到食品、纺织、化纤、建筑、旅游、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部门。这表明
A.跨国公司主导世界经济B.电讯业引领其他产业
C.发达国家转嫁经济风险D.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3 . 1973年世界最富国与最穷国的收入比例为44:1,1998年这一比例为74:1;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的人数从1987年的12亿增长到了2000年的15亿。这表明
A.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B.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D.世界现代化进程加快
2021-07-16更新 | 1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高考全国一真题历史变式题
4 . 某班学生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也参与进来

第一组同学搜集到的有关“近代早期世界贸易”的资料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于是,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使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美洲特产传播到欧亚大陆;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利亚等城市。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根据第一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简述近代早期世界市场的表现。

第二组同学搜集到“工业革命时代”的资料

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百分比

年份
国别
17501800183018801900
英国1.94.39.522.918.5
德国2.93.53.58.513.2
美国0.10.82.414.723.6
中国32.833.329.812.56.2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根据第二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概述表中英国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第三组同学搜集到“全球化历程”的资料如下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然不断深化向前。

——摘编自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3)根据第三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任选一个“全球化波次”加以说明。(要求:时段清晰,史实准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与中国以往的外交政策相比,‘一带一路’不仅是一项超越区域界限的全球性交往策略,而且具有更大的地理空间、更多的交往途径、更强的世界影响。”这说明“一带一路”
A.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
B.推动国际贸易体系规范化法制化
C.开创了国际政治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标志中国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
2021-04-20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20-21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出现了数量上的爆炸式增长、分布态势上的全球性、活动领域的广泛性、组织间联系的制度化等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了
A.全球治理方式多样化B.国际经济旧秩序已被打破
C.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D.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2021-04-20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广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图认为,中国经济之树迅速长大、硕果累累,主要得益于

(注:图中人物的话是“没想到短短几年它就长得这么大了”)
A.邓小平理论的提出B.注重科技创新
C.坚持独立自主发展D.引入市场机制
2021-08-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6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1500年前后,分散、孤立的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描绘了16-18世纪300年间的国际贸易


材料二 儒商文化诞生于农业.社……商人们基本上在本地做生意,在生产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人际关系导致的暗箱操作影响不大,不容易损害当事人太多的利益,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就不同,中国企业不仅不要把儒商文化带向世界,而且要接受并习惯于法律的商业运作,多用专业化的律师。

——摘编自2010年《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主导300年间国际贸易的是哪个地区?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分析这种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的观点并加以评价。
2021-08-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学派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而左翼经济学家则更强调从制度关系角度来观察,把全球化定义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两派学者对“全球化”的认识差异主要在于
A.地区文化B.个人利益C.时代背景D.研究视角
2021-10-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后期)新工业革命的最大亮点是其影响将均匀地遍及全球。产品的制造地将更加分散,反映在工业生产上就是越来越多的制造商会将其制造业链条混合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工业革命”的这些特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工业生产呈现分散化的特点B.工业布局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
C.经济全球化趋势正深入发展D.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