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2011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2010年FAO食品价格指数已超越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峰值,一年内的涨幅达到25%。其中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引发国际粮价的动荡。以上信息最能说明(     
A.两极格局导致粮食紧张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出现
C.投机炒作导致粮价上涨D.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
2 . 如表为1990年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世界商品贸易中所占份额统计。据此可知(        
名称份额(%)名称份额(%)名称份额(%)
欧洲共同体41东南亚国家联盟4.44南半球共同市场1.13
美加自由贸易区17.14拉丁美洲一体化联盟3.03阿拉伯共同市场0.95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6.65海湾合作委员会2.02东部和南部非洲国家特惠贸易区0.28
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B.建立关税同盟成为各国共同选择
C.全球治理机制发生了颠覆性变化D.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了南北差距
3 . 如表是1970年和2015年世界经济指标的相关统计。根据此表,可以看出(     
经济指标1970年2015年
全球GDP2.96万亿美元74万亿美元
世界贸易总额3000亿美元16万亿美元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数量6个101个
全球极端贫困人口数量25亿8.36亿
世界总人口数量36.82亿73.48亿
世界基尼系数0.330.7

A.各国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提升B.世界经济体系日益完善
C.世界财富分配不合理性加剧D.国际贸易分工日趋平衡
2022-09-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恩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根据1995年统计,非洲有4国一种原料及其简单加工品占出口总额的95%以上,15国三种商品占出口总额的2/3左右。为增加出口滥垦滥采,疯狂扩大种植面积和载畜量,非洲每年仅荒漠化一项就损失约90亿美元。这表明非洲
A.贸易自由化推动了出口增长B.急需国际上的经济技术援助
C.环境的退化制约了经济增长D.经济结构落后导致环境退化
5 . [全球化]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国际贸易向世界规模发展的序幕。商品流通、贸易往来、货币支付等活动,遍及五大洲。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法国、英国等国相继为国际贸易与航运中心。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得以最终确立,市场的扩大势必促进社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世界市场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冲击着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加速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孕育和成长。

——摘编自孙明《概述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经济意义》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同时,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经济结构相对脆弱等因素影响,很容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在21世纪,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有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的趋势,而发达国家则更加注重发展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跨国公司将日益成为世界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和主要投资者。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还会日益加快。

——摘编自张文红《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具体表现并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并分析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6 .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99年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GDP总额中占比为42.6%.发达国家占比为57.4%.而到2018年,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GDP占比为59.2%,发达国家占比则为40.8%,这一变化表明
A.全球经济发展全面提速B.第三世界国家之间联系加强
C.国际贸易环境明显改善D.世界经济格局呈现渐变态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根据世界语言要览《民族学》的统计,仅剩一人作为母语使用的语言有52种;只有极少数高龄者使用的“濒于消亡”的语言达426种。目前世界上大约有6000种语言,据部分有影响力的语言学家说,200年后,其中百分之八九十的语言将不复存在。这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一元化B.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挑战
C.意识形态的冲突愈演愈烈D.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更新
8 .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7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以墨西哥、韩国、波兰、土耳其、埃及为代表的“新钻”国家也有不俗表现。这反映出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B.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发生了转移
C.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
D.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结束后,国际军事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轻重正开始走。上前台,进入主战场。在本国的技术、人力、资源、资金都有限的条件下,加入区域集团无疑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可以借助其他经济实力强大和资源、资金雄厚者发展本国经济,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落后局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多数国家陷入滞胀或负增长阶段,导致各国、各经济主体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从生产、贸易、金融三个角度看,区域集团化都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刺激经济增长并加快全球化的进程。由于加盟国之间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从制度上确立自由贸易体制的区域性经济联合组织迅速增加。同时,区域集团内部的平等协商与互利合作,这在总体上有利于本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扮演着经济角色,也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

——摘编自谢晓平王淑芳《区域集团化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呈现出若干新特点。据专家测算和世贸组织统计,二战前工业制成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只有40%左右,199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70%,1995年后保持在80%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据世贸组织统计,从1980~2003年,国际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同期服务贸易规模从3643亿美元增加到17626亿美元,增长了30.8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已超过19%。由于实体部门间国际交换的价值实现离不开金融服务,而且其实现程度又日益受到金融产品交换本身的市场变化规律的支配,其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不仅成为国际垄断资本巧取豪夺的重要领域,而且成为各国政府防范经济风险的重点。

——摘编自裴长洪林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策略。
2021-07-08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中学、绥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