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世贸组织协定》规则详尽,不允许缔约方对任何条款作出保留,世界贸易组织有近似于国家法院的争端解决机制,只要是专家组或是上诉机构作出了裁定,便会依准自动通过原则成为对相关成员有拘束力的决定,拒不履行的成员便可能受到报复。这反映了(     
A.全球化提升了国际法的约束力B.强权政治是国际法的最大陷阱
C.科技进步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D.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上半叶是人类历史上权力斗争异常惨烈的一段时期,战争的浩劫加深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人们希望通过国际组织的建立来的约束战争的爆发,随着冷战爆发,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加剧,许多维护世界和平和有关军备控制与管理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裁军中心,世界和平理事会等纷纷成立,联合国在解决地区冲突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必须社区域性国际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切实可行。欧盟、东盟等国际组织的建立使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地位得到了不断提高。二战结束后,为恢复战后世界经济,迫切需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由此促成了许多经济合作性质的国际组织的建立。随着国家间经济与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多,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的变革,许多以前没有的领域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如国际民用航空领域,国际电信领域等,这些领域内所建立的相关国际组织也就应运而生,而人类面临的诸如环境问题,世界性疾病等一系列复杂的世界性问题,也对国际组织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世界诞生了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下图为部分国际组织的标志


——摘编自房斌《浅析二战后国际组织迅速发展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一个国际组织,概括其主要特点并谈谈你对我影响的认识。
2023-01-1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2022年10月5日-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届的主题是“新时代,共享未来”。据报道,首届进博会(2018年)累计意向成交额为578.3亿美元,本届已经增至735.2亿美元,五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     
A.近五年的对外贸易额连年增长B.近五年的对外投资额不断增长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疆各城自乾隆年间始归版图,无论开辟之难,即无事时岁需兵费尚三百余万,徒收数千里之旷地,而增千百年之漏卮,已为不值。……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防不防,则心腹之大患愈棘。孰重孰轻,必有能辩之者。此议果定,则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似须略加核减,可撤则撤,可停则停。其停撤之饷即匀做海防之饷。否则只此财力,既备东南万里之海疆,又备西北万里之饷运,有不困穷颠蹙者哉?”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材料二   “一带一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的核心思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构想提出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构想与李鸿章思想不同之处。
5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最初包括3个部分,共计35条,且条文简单。经过各缔约方的历次修订、增补,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文件》形成了包括29份单独法律文件,25份以上附加部长宣言,决定和谅解及关税减让表等在内的法律文件群,其管辖范围从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等。这一变化说明(     
A.世贸组织构建新型协作机制B.经济全球化强化大国合作关系
C.世界经济有效治理的紧迫性D.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逐步完善
2022-12-01更新 | 526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与GATT相比,WTO更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     
A.成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B.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C.电信市场相互开放,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D.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
7 . 据资料表明,截至2007年11月底,全国已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3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7 471亿美元,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这主要得益于(     
A.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B.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本流动的国际化
C.美国大量投资中国市场D.世界银行的长期贷款
2022·天津·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1950年至198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9倍,世界谷物产量增长了2.8倍;但能源消耗量增长了3.7倍,全球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由此可见(     

A.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B.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C.南北不平衡的危险性D.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2023-01-07更新 | 2239次组卷 | 14卷引用:经济篇命题情境12能源-【小切口大历史】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情境分类强化训练
9 . 除较早写入联合国决议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外,2017年9月,联合国大会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写入“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201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农村贫困问题的决议也将“精准扶贫”理念明确写入其中。这(     
A.表明中国引领全球治理变革B.重构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C.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向D.彰显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下,自由的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自由流通给所有国家都带来利益。然而,“资本自由流动未能帮助各国实现‘最佳’投资,最具收益的投资不是给所有人,而只是给投资者带来利益",且这种"更好的"投资是以当地工人恶劣的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的削减为代价换来的。该学者意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B.缓解了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C.使各国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提升D.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