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0年代,越来越多的外国科学家涌入美国。受原子弹研制计划的影响,美国政府建立了6个国家实验室。19471969年,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国家航空航天局、国防部等机构的资助下,政府委托高校、研究院、企业等组织兴建了74所国家实验室。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凭借超一流的硬件条件与科研团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科学家。1970年代,人们认为科学进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作用有限,掀起了质疑国家实验室的浪潮,到1981年国家实验室仅剩下34个。从1982年到1991年,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增加到40个。在持续加强军事科技研究的同时,政府推动国家实验室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卫生健康、生态环境、能源再生的研究中。

——据李阳《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中期美国建设“国家实验室”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克服科研资金不足的困难,依托高校等科研力量,组建了我国首批国家实验室,取得了一批领先世界水平的成果。1998年以后,国务院提出“培育国际一流实验室”“实行理事会管理制度”“吸引、聚集和培养国际一流人才”等目标,仅在2012年就投入16000余亿元,启动筹建了一大批国家试点实验室。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科研基地布局中存在的交叉重复、功能定位不明确等问题,我国开始对国家实验室进行优化整合,国家实验室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大型综合型研究基地。

——据苏熹《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为主导——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历程述略》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建设“国家实验室”的不同之处。分析我国建设“国家实验室”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在“国家实验室”建设中国家发挥的重要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发明人才流动的全球化逐渐形成。其中,基于全球发明人才流力人数最多的20余路径发现,双向流动路径基本是同时出现的,且流动人数也非常相似;这意味着一国向另一国大量流出发明人才的同时必定伴随着相当程度的流入。下面图4、图5以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为例分别展示了人才流入、流出情况。



读图,概括两幅图反映的人才流动数据信息,并分析说明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之日起,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开始启动了。从地理大发现开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就一直处于不断扩张中。从19世纪后期到一战期间,国际贸易迅速发展。20世纪早期,一个全球贸易体系正式形成了。随后的一战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打断了全球化。直到二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恢复。20世纪7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建立了高度自由化的贸易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由贸易体系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在世界生产等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本文结合一些欧美学者的研究,将经济全球化划分为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1914年一战爆发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两轮进程。第一轮全球化由欧洲帝国主导,列强创建的主权原则、协约关系、同盟体制以及国际法等制度约束着国家间的交往。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了全球市场的构建。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建立起一整套多边机制和国际规范。而这种秩序正面临着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的崛起带来的挑战。这一秩序本身的衰退和弱化,中国的国际秩序主张也相应地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建立国际新秩序,到21世纪初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王玉主《国际秩序与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与影响机制》


(1)概括分析材料一、二对于经济全球化认识的不同点。

材料三   当前,在反全球化的力量中,20世纪后期兴起的生态主义是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末复兴的民粹主义也是反现代化—全球化的一股重要力量。在讨论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全球化思潮的本质时,还必须看到这与西方一些人想保持自己的优势与富裕有关。西方有学者1997年就曾提出:“敌视全球化的立场说到底是不道德的……它想抑制第三世界的各种愿望,以保存西方特殊劳工模式的种种好处”。另外,反现代化—全球化也与极端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等有关,这些思潮也是以反全球化的面目出现的。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反全球化的力量和表现;并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的原因和目的。
2022-06-24更新 | 29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