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中提出: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持其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它赋予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维护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以全球合法性。例如,西方正试图把非西方国家的经济纳入一个由自己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下列史实最能论证作者观点的是
A.建立由英法操控的国际联盟
B.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反华提案
C.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D.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现有的国际治理体系是在二战之后,山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的优势地位建立起来的,所代表和反应的是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面对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特别是金砖国家的强力发展,现有的国际经济调节机制难以发挥它的作用。如果在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实施中,少了全球经济第二位,货物贸易总额世界第一的中国,那是难以成立的。所以,调整现有的国际经济调节机制成为国际社会的需要。

—一王连宫《全球经济治理制度的缺陷与制度重建》


(1)指出材料一中三张图片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名称,并简要说明这些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调整现有的国际经济调节机制成为国际社会的需要”的理解,为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中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2022-07-15更新 | 352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70年代,美国过度的开支及越战旷日持久的施累使美国经济颓势凸显,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开始实行弱势美元政策,宣告美元与黄金的官价兑换终止,并宣布美元对黄金及主要国家的货币贬值。弱势美元政策(     
A.导致美元霸权地位的丧失B.意在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
C.利于转嫁美国国内的危机D.降低了美国商品的竞争力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惩元代币制之弊,停止元之纸币流通,设国家铸币局,京师称为“宝源”,设于外地称“宝泉”。明代钱币有两种,一为制钱,为本朝所铸,二是旧钱,为历代所铸。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因铜量不足,设宝钞提举司印造纸币,并规定纸钞可兑换金、银,租税则宝钞与钱币并收。但中后期滥发纸币,钞值暴跌,不得不废,铜钱和银两遂成流通货币。清代的币制则采用银本位制,国家财政收支完全以银两为单位计算。

——选自纪宝成编《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   许多工业企业家和有组织的劳工不喜欢金本位制的僵化,在金本位制下,政府不能利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并且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改善工业的竞争地位。政治上敏感的一些银行家也愿意接受经过改进的美元本位制,这将使美国的国际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特权地位。大通银行董事长认为:“美元可以成为其他国家货币的稳定挂靠单位,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外汇媒体”。到1944年初,凯恩斯和怀特充分讨论出黄金-美元本位制下国际货币稳定与国内管理的货币灵活变动之间的妥协方案。

——选自(美)杰弗里·弗里登著《20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货币政策的特点,并分析最终走向“银本位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944年的国际货币体系方案制定者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年以后,在金融体系上,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协议为主的国际经济秩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缘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石油价格的冲击,全球范围的金融交易量迅速上升。在1974—1976年间,大约5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流动。全球金融的一体化便利了资本流动,但是也给参与其中的国家带来了金融风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大数量、多种类的产品交易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即时完成,使得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资本的大量流动以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一个国家控制本国金融风险的难度加大。

二战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形态

广度基础设施制度化分层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有些国际管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国际金融;跨国银行重新出现美元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储备货币控制着国际交易按规定对工业化国家影响较低;对信用限制的发展中国家有极大影响
现代金融体系真正地、普遍地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发达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高水平的交易和私人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基础通过国际清算银行和其他国际协议实行广泛的管制;跨国银行业不断发展私人金融集中在伦敦、纽约和东京利率由全球市场决定,金融政策受其影响,对于经济体内所有集团都有重大影响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金融的整体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战后金融全球化进行历史解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44年建立,其核心是双挂钩,即以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固定比价实现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以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由此开始,美元彻底挤掉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它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共同构成了战后全球经济治理的三大支柱。通过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和贸易环境,避免再次出现货币竞相贬值、关税大战等问题,这促进了战后初期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快速恢复。

——摘编自管涛《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去、现在和未来》

材料二   20225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执行董事会一致决定,维持现有SDR蓝子货币构成不变,即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构成,并将人民币的权重从10.92%上调至12.28%。

——摘编自吴斌《专访摩根大通顾玮:人民币国际化“全面开花”看好资金流入中国债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升人民币权重的意义。
2022-09-0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8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0年10月全世界出现了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风潮。为此,1961年美国与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一起出资共同组建了“黄金总库”,以平抑黄金价格的波动。材料可用于说明(     
A.美国对欧洲控制持续增强B.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存在困境
C.关贸总协定难以发挥作用D.美元的国际地位遭到严重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4年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美国提出以美元取代黄金作为储备货币。面对英、法的反对,美国承诺向两国分别提供44亿美元和10亿美元的贷款。最终,美国的提案得以通过。这一结果表明
A.稳定经济秩序成为时代要求B.西欧国家联合抵制美国称霸
C.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D.战后国际贸易障碍得以消除
2021-12-1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发行账面资产特别提款权,初始价值被设为1单位特别提款权对1美元。后来,其价值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特别提款权价值设定的变化
A.彻底摧毁了美国的经济霸权B.反映了国际经济体系多元化趋势
C.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D.提升了国际经济体系制度化水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