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2 . 尼克松在其回忆录写道:“1971年8月,英国大使找到(美国)财政部,要求把30亿美元兑换成黄金。无论我们接受或拒绝这个要求都很危险……我决定关闭黄金窗口,让美元浮动。”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②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④美元失去世界储备货币的优势地位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11-20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年以后,在金融体系上,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协议为主的国际经济秩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缘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石油价格的冲击,全球范围的金融交易量迅速上升。在1974—1976年间,大约5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流动。全球金融的一体化便利了资本流动,但是也给参与其中的国家带来了金融风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大数量、多种类的产品交易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即时完成,使得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资本的大量流动以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一个国家控制本国金融风险的难度加大。

二战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形态

广度基础设施制度化分层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有些国际管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国际金融;跨国银行重新出现美元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储备货币控制着国际交易按规定对工业化国家影响较低;对信用限制的发展中国家有极大影响
现代金融体系真正地、普遍地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发达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高水平的交易和私人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基础通过国际清算银行和其他国际协议实行广泛的管制;跨国银行业不断发展私人金融集中在伦敦、纽约和东京利率由全球市场决定,金融政策受其影响,对于经济体内所有集团都有重大影响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金融的整体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战后金融全球化进行历史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74年美国与沙特签署协议,规定沙特将以美元计价出售其石油。之后,欧佩克其他成员国纷纷效仿,最终确定以美元作为石油交易货币,而在此之前,全球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建立B.美国试图维护其世界金融优势地位
C.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得到巩固D.美国固守金本位制使美元大幅升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读正确的是
A.实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浮动汇率制
B.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C.20世纪80年代该体系走向瓦解
D.该体系有利于欧美推行世界霸权
6 . 人类历史是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联系的过程,文明的交融与碰撞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材料三:



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   莱特兄弟试飞     贝尔发明的早期电话 爱迪生发的电报机

材料四: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2)材料三所示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世界市场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1-08-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郫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7310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政策,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祭出“石油武器”,宣布油价上涨70%,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1974年,在美国的倡议下建立了代表西方石油消费国利益的国际机构——国际能源署。1975年,美国陆续与沙特等国际石油输出国签订协议,使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1976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二修正案》废除了黄金的贮备货币地位,开始使用浮动的汇率制度,正式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和“石油—美元"体系的开始。通过国际石油贸易,美元作为交易的媒介,不仅巩固了美元的垄断地位,同时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利益。

——摘编自韩扬《“石油—美元”体系的经济史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10~1958年世界原油价格走势与政治、经济的关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石油一美元”体系形成的背景及影响。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货币与时代演变

材料   16世纪开始,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1944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阅读材料,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元不仅仅是美国的货币,而且也是世界货币……由于美元承担的单一国际货币角色,它成为美国的力量源泉,这是美国享有的超级特权……货币即政治,从表面上看,货币无非是一种设计精巧的经济工具,但是在历史的火炬照耀下,你就会看到,货币问题背后是政治利益的博弈,其主要支撑点是国际信用和经济实力。

——《嚣张的特权美元的兴衰和货币的未来》

材料二   194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二战后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保持相对强势的地位。197112月和19732月,美国尼克松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801985年,美元进入升值期,此后到20世纪九十年代,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强势地位逐步得到巩固。

——《新资本论》(节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地位的发展演变。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0 . 如图是二战后德国柏林被四国分区占领的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柏林墙倒塌时①区占领国领导人为赫鲁晓夫B.②区占领国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C.③区占领国主导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D.④区占领国在朝鲜战争中发动了“特种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