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布雷顿森林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美国时任副财长哈里·怀特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谈判,出台了“怀特计划”,其主要内容是设立一个总额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国民收入情况认缴一定的份额,各国投票权的数额取决于认缴份额的多寡。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他们讨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设立,最终同意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系。

——摘编自吴广伦主编《老漫画中的界史》


材料二   1948年,关贸总协定举行第一次会议,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开始启动。人们没有想到,参加这个体制的成员从最初的32个扩大到50年后的132个;人们也没有想到,1995年国际贸易组织成立了,它落实了贸易争端调节机制的实施……人们更没有想到世界贸易会以每年平均7%的调整增长,与50年前相比,增长了14倍。

——摘编自侯若石《经济全球化成历史趋势,多边贸易体制功不可没》

材料三   1948年,由于市场主宰了全球化的进程,因而全球化的利益和取消第三世界债务机会都不是均等的,一部分国家和人口得益,而更多的则被边际化,从而形成了危险的两极分化。联合国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统计,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与最贫穷的1/5人口之间的收入差由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世界贫富的差距。

——摘编自龚书铎《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考》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经过“改造”被置于“和平金融基础”之上的国际货币是什么?根据“怀特计划”,说明美国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绝对控制权的直接原因。
(2)材料二这么多“没想到”到集中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依据材料一指出直接推动这一趋势的机制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说明图示运动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材料二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材料三   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以及该体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到二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合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使外汇交易向有利于这些大国的方向发展。

——《世界通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经济发展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为改变这一局面,西方大国做出了什么努力?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9-06-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高一下册预习卷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4 . 阅读下列材料:

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政治合作的基石是敦巴顿橡树园关于建立一个永久性的联合国的建议书。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布雷森林体系的重要意义?

(2)你认为罗斯福说出了美国的全部目的吗?如果没有,美国的目的还有什么?

2018-04-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后习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以下材料:(2000全国)

材料一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名目繁多。这些开支50年代平均每年53亿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亿美元,70年代前3年平均达71亿美元。

——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

材料二1950年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率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据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年代1950196019701973
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2、0+10、7-5、8-17、8

注:+为顺差,一为逆差据

《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四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资本主义世界100100100100100
美国46、448、531、29、77、6
日本6、11、33、212、412、3
西欧共同体各国26、53029、6

回答: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结合材料说明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1937年41.412.59634.8
1948年56.411.74.34.12.11.5

材料二: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2)材料二中福勒为什么会这样说?

(3)分析两段材料之间的联系。

2018-04-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后习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7 . 阅读材料:

材料一美国的“怀特计划”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以便于美国对外进行贸易扩张和资本输出。怀特计划提出设立一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筹措总额50亿美元的基金,由各会员国以黄金、本国货币或政府债券认缴。根据各国的份额确定各国在基金组织内的投票权。由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名叫尤尼它的国际货币。作为计算单位,尤尼它可以兑换黄金,也可在会员国之间相互转移。各国货币要与尤尼它按一定比价建立固定汇率。

材料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称“国际清算同盟”。按照这个计划,由国际清算同盟发行一种国际货币班柯以作各国中央银行或财政部之间结算之用,班柯与黄金之间有固定的比价;各国货币按一定的比价与班柯建立固定汇率,这个汇率是可以调整的,但不能单方面进行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改变汇率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各国中央银行在国际清算同盟中开立账户,彼此间用班柯进行清算。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各有什么企图?

2018-04-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后习题

8 .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世界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在战时盟国的许多会议中从没有法国的席位。戴高乐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反复向盟国表示:“1500年来,法国就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要求所有的人,首先是他的朋友们,不要忘记这一点。”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第六卷)

请回答:

(1)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二战后,“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中“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3)材料二反映了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为代表的欧洲在世界上地位的何种变化?这种变化对欧洲经济的区域一体化有怎样的影响?

2018-04-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后习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建立一个世界统一的货币汇率体系迫在眉睫。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取代英国在全球长期的首富地位,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霸主。西欧国家曾经是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主宰力量,现在已沦为二三等国家。在欧洲和日本忙于清理战争的废墟瓦砾的时候,美国的经济影响则在进一步扩大。它一方面担负起援建盟国的任务,另一方面又乘机扩展它的世界霸权。这些任务当然牵涉到巨额资金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于是,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霸主,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世界统一的货币汇率体系以便于外汇的流通和结算。

——摘编自赫国胜等主编《新编国际经济学》

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摘编自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美国迫切需要建立世界统一货币汇率体系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协定》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的理由。

2018-03-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练习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