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布雷顿森林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2023-02-24更新 | 310次组卷 | 6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世界范围内发生“美元荒”。有些国家不惜拿出国库里的黄金来换取美元以购买急需的美国产品,使美国的黄金储备大幅度增加;没有黄金的国家被迫出售本国的企业、资源,美国公司则趁机压价收购。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A.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制度化B.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C.旨在保障贸易自由的机制D.强化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6月,世界货币会议召开,以解决汇率和贸易问题。美国在会议中的角色至关重要,而罗斯福声明美国当务之急是恢复国内经济,拒绝承担国际责任,国际合作的努力宣告失败。新政也没有能够完全治愈危机……1939年总产量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这与国际贸易状况密切相关……二战以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各国在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壁垒的谈判,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成为战后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础,促进了战后的经济繁荣。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实力在急剧增强,欧洲统一大市场在迅速发展,美国和加拿大为了加强北美地区性的竞争能力和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定1992年,美、加、墨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该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其运行的基本模式是美、加利用其发达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通过商品和资本的流动进一步加强它们在墨的优势地位,扩大在墨的市场;而墨则可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将国内商品出口到美国。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第三版)》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二战后世界贸易复苏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和加拿大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及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模式所呈现的特点。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后的关键动力。远距离贸易在塑造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多年里,它是一种整合的力量。新出现的术语“自由贸易”,其含义是国家不再对跨越边界的贸易设置限制条件。自由贸易问题带来了一场争论,即自由贸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二战之后,工业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领袖们,在这一问题上表现了果断的立场。美国的政治家们和商业领袖想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西方,尤其是美国在衰落,而之前所有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是在美国主导下确立起来的。美国的衰落就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不一定是要“去美国化”,但至少要淡化美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了需求。当然,全世界都十分明白,美国主导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导权的易手,事实上,任何单一的国家都无法取代美国的地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只能在多层次的主体间开展多层次的博弈。

——摘编自《关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战后期及战后美国积极筹建“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的典型事例。以美国为视角,简析这一“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于尽快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的考虑,美、英两国自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41年起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双边对话和谈判,最终达成一致并于1944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国际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通常所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使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间接地与黄金发生联系,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和中心作用。在这一货币制度下,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用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许多国家还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有的甚至还用美元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券。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

——摘编自巩玉军《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金融秩序的影响及中国对策研究》

材料二   战后,美国依仗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出于遏制苏联的国际竞争战略需要和美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大力倡导自由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国际地位的下降,美国逐步改变了单纯自由贸易的做法。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美国推行“公平贸易”政策,来维护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90年代以后,单边主义成为美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特征。世纪之交,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单边主义。单边主义成为延续“公平贸易”的一种极端形式和“公平贸易”的守护神。美国贸易政策所创造的贸易优势,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摘编自宋凯军《美国二战后的贸易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推行的贸易政策。
2022-07-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1948—1971年美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及对外流动负债的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表中变化反映了(     
年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对外流动负债
1948824277
1953-22220116
1959-38195194
1960-39178210
1965-13137291
1971-220102642

A.美国国内经济发生“滞胀”B.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走向崩溃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D.美元大幅升值拖累了全球经济
2022-07-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形成后,一个国家借助关税、货币贬值或者外汇管制来改善自己商品的地位时,这种战术会遭到报复。30年代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存在严重的保护主义,各国高筑关税壁垒,引起了经济战,加深了危机。美国凭借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千方百计地按照其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摘编自杨泽伟《试论30年代经济危机对世界整体发展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二战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思想起始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发展中国家要采取联合行动抵制不平等的国际贸易。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谜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由此组成七十七国集团。为了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斗争,许多亚非拉原料出口国还联合建立国际经济组织。1960年中东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并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石油作为武器与以色列及支持国展开斗争,使西方经济陷入混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期重建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世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2022-07-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评价二战后某制度“不过是美元交响曲的新篇章”。而“保证美元强大信用的,与其说是黄金,不如说是美国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威望。”该学者评价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雅尔塔体系C.布雷顿森林体系D.马歇尔计划
2022-07-1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1938年,农业国对工业国的关税,匈牙利由31.8%增至42.6%,保加利亚由75%增至90%,西班牙由62.7%增至75.5%;工业国对农业国的关税,德国由27%增至82.5%,法国由19.1%增至53%,意大利由24%增至66%。美国脱离金本位制,英镑贬值30%。这对于用黄金、美元和其他未贬值货币计算的进口品和出口品的世界价格都施加了下跌的压力……美国的贬值措施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日元在英镑跌价后,立即贬值。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金融系统已几乎完全瘫痪。1933年3月6日,罗斯福援引“对敌通商法”,宣布银行休假四天,开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该法案授权复兴金融公司(1932年美国政府创办的金融机构)购买银行偏好的股票,允许联邦储备银行借款给非联储成员银行的州属银行。6月,《1933年银行法》签署,它加强了联邦储备局对其成员的监控力度;授权给联邦储备委员会,使其能够为成员银行制订最高利率。1934 年,又通过《证券交易所法》,明确了政府对交易所的管制,防止弄虚作假。

——摘编自李世安《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影响》

材料三:1943年-1944年,英美经过多次讨论谈判,商定了充满妥协的方案(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一,在汇率上兼顾了稳定性与灵活性。……第二,在帮助会员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上,英国向美国让步,英国和美国都认为,当某个国家因为临时性的投机干扰,或周期性和短期性的经济失衡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为了整个系统的稳定,应该给予这个国家必要的帮助。第三,双方同意取消贸易和外汇管制。……为预防资本流动对一国收支的扰乱,在某种情况下,特别是当一种货币被确定为稀缺货币时,成员国可以对这种货币实行差别性的外汇管制。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出现的现象。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金融改革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0 . 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     
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B.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
C.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了货币体系
2022-07-0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