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布雷顿森林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根据赵景峰主编《当代世界经济》


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货币体系提炼一个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12-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九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西方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对于二战后的国策方针, 美国政府用在避免另一场经济大萧条袭击所花费的心血,更胜于为防止另一场战争发生所做的努力。”基于此,二战后的美国(     
A.推行遏制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B.试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
C.主导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国际协调D.组建了与苏联对抗的北约组织
2022-07-20更新 | 478次组卷 | 48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一中学、广昌县第一中学、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近现代以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据如表可知(     
时间体系主要特征
1870~1914年金本位制体系黄金是国际货币,各国货币规定含金量并作为兑换基础;英镑主导国际货币;固定汇率制
1944~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机制;固定汇率制
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美元是中心货币,同时国际货币多元化;浮动汇率制
A.世界大战引起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
B.国际货币体系受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C.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建立
D.美国一直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于这一体系,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各国货币可与美元直接挂钩,美元居霸权地位
B.确立了以黄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C.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稳定国际金融
D.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2022-06-06更新 | 113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欧国家尤其是英法开始用美元大量兑换黄金,为缓解危机,美国提议建立“黄金总库”。1962年美国与西欧各国签订了《借款总安排协定》,规定由“十国集团”共同出资60亿协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货币市场。上述现象说明,美国
A.竭力保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正常运转
B.探索维持现有世界金融体系稳定的途径
C.与英法等国存在着激烈的商业贸易竞争
D.携手西欧应对国际汇率紊乱的严峻挑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人张方平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北界(辽)公私交易,使本朝铜钱”,南洋诸蕃国“得中国钱,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近代考古更是证明,从汉字文化圈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到属于阿杜伯与印度经济文化圈的南洋诸岛国,从印度半岛到波斯湾,到非洲东海岸,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广泛流通,成为当时区域性的“硬通货”。

——吴钩《宋代大航海》

材料二   在不列颠人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俄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之后,英镑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英镑走向全球化,不仅是基于世界对英国经济实力强大的信任,更有赖于英国完善的金融制度和法制化的金融监管。

二战期间美、英提出的货币方案

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经济的恢复,西欧国家的实力明显增强,日本也走上复兴之路。与此同时,面对巨额军费开支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美元的国际地位以及美国的货币政策开始面临挑战。1958-1959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首次出现赤字,美元赤字取代美元短缺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1960年,美元发行总量超过美国的黄金储备,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及美元信用开始动摇,最终导致了196010月第一次美元危机。

——摘编自舒建中《试论美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货币流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钱成为区域性“硬通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国际金融秩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影响。
2022-01-07更新 | 18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放弃了金本位体制,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确定国际金价,重新确立金本位体制。两次改变
A.提高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B.旨在助推美国经济增长
C.推动世界经济逐步实现体系化D.体现美国主导世界经济霸权的意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同学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时,将英美设计的战后货币秩序与经济运动蓝图绘制成如下图示:

这场英美之间“布雷顿森林的较量”旨在
A.建立战后国际货币体系B.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争夺世界经济霸权地位D.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
2021-02-01更新 | 595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开始,黑奴贸易是欧洲资本积累的暴力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味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世纪东、西方三角贸易的主要不同点。(从内容、方式、作用等方面比较。)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60年间,是自由贸易衰亡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的美国竭力鼓吹贸易自由化,主张降低关税,取消数量限制,实行无差别待遇的互惠原则,在它的影响下,建立起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为中心的国际经济贸易体制。从世界范围来看,关税壁垒大为制弱,贸易数量限制有所放宽,贸易自由化取得进展。

——摘编自《自由贸易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前后自由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

——整理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


(3)根据材料三,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设立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