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贸易自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也时常出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后的20年里,美国一直是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为了维持和扩大32项双边削减关税协定带给美国的利益,也为避免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各国经济政策的重演……在美国的积极倡导下,1947年10月,23个国家签订了一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后多次通过多边谈判的形式削减关税,使各主要贸易国家的关税大幅度降低,为20世纪50---60年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林钰《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探析》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1974年贸易改革法》即体现了这一点。此外,美国还对不同的经济体实行有差异性的贸易政策……进入21世纪,美国成为世界上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最多的国家,美国对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加拿大、土耳其、韩国等在内的众多贸易伙伴发起贸易战,加剧全球贸易摩擦。

——摘编自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签订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推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2021-07-0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经济危机,改善本国的经济形势,纷纷设置关税壁垒,从而引发倾销战、关税战,使危机进一步恶化。各主要国家以邻为壑的利己主义政策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不断分化。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日结成法西斯同盟,走上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而战争使这种四分五裂的局面更加严重。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中的比重(%)

国别年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193741.412.59634.8
194856.411.74.34.12.11.5

(注:美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在1937年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的46.04%,到1948年占74.6%。)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国际贸易体系建立的背景。
(2)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体系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如何评价该体系?
2022-02-17更新 | 31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春雨国文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大萧条下,西方国家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建立关贸总协定,希望各国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额,削弱贸易壁垒。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主要是
A.法西斯主义严重威胁各国安全B.世界市场进一步深入发展
C.意识形态冲突下形成冷战格局D.关税壁垒加重了经济困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相继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国际贸易继续增长,但同自由竞争时期相比,其增长速度下降。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掠夺殖民地资源,不仅向其大量输出商品,而且开始进行投资。到一战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外投资已分布在亚、非、拉、大洋洲等地。资本输出的增加,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的扩大,标志着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从航海大发现到WTO诞生》

材料二 二战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关贸总协定,各国在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壁垒的谈判,相互给与“最惠国待遇”,这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成为二战后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础。据统计19481966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6.6%,大大超过二战前,且高于同期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速。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国际贸易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后期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年份1913-1938年1948-1960年1961-1965年1966-1970年
年均增长率0.7%6.7%8.0%10.4%
A.国际贸易体系建立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B.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使国际贸易规范化
C.国际货币体系为世界贸易提供充足资金D.二战后美苏等国努力构建的和谐环境
6 . 世界经济格局处于不断演变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次发生变迁的原因,并概括美国为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所采取的措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6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放弃了传统的经济自由放任思想和自由贸易理论,阐述了保护贸易思想,对重商主义进行重新评价,并大为推崇。以后凯恩斯的追随者基于凯恩斯的保护贸易思想,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和对外贸易。因此,他们的保护理论也被称为“新重商主义”,并且成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主流派。凯恩斯主义的新重商主义是传统贸易保护理论在现代的发展。传统贸易保护理论说明的是落后国家如何通过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发展本国经济,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新重商主义却是说明发达国家如何通过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实现国内充分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以保持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新重商主义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以来,在西方世界流行达半个世纪,成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超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摘编自杨群芳《贸易保护制度的历史专论》

材料二   二战后,国际竞争程度日益加剧,主要贸易国为保持各自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寻求与其他国家联合,区域经济一体化悄然兴起。进入9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据统计,到1994年通知给关贸总协定的这类贸易区、联盟集团,已达100个以上。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对国际贸易政策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在集团内逐步取消贸易保护,有利于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它也有贸易保护的一面。各区域经济集团无一例外都实行“内外有别”的政策,即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筑起保护之墙。一国的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

——摘编自刘熠《欧盟经济一体化中的贸易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新重商主义思想盛行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及其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成为超级经济大国,迫切需要资本扩张。资本扩张必须打开海外市场,即打破30年代以来的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严格的外汇管制,消除世界各国的贸易壁垒,实现自由贸易。因而,与全球扩张的外交相匹配,战后美国竭力倡导贸易自由主义,成为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者。

——摘编自胡冬梅《大国崛起:美国百年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欧与美国、日本之间爆发的贸易战不是很频繁。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之间的农产品战、钢铁战,欧洲之间的汽车战、电视机战、磁带录像机战不断发生。随着各国贸易战的加剧,仅仅关税壁垒已不能造应贸易战的需要,各种类型的非关税壁垒,如进口数量限制、自动限制出口、外汇管制以及各种技术规格、卫生标准上的限制等逐渐成为贸易战的主要形式。各国政府还纷纷成立专门机构来管理对外贸易,从扩大出口保护本国利益的长期战略出发,根据市场的行情变化,及时制定出对外贸易

——摘编自秦国翘、胥学明《西欧与美日之间贸易战的新发展》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竭力倡导贸易自由主义的原因及表现。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欧、美、日之间贸易战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020-07-1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各地间贸易不断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20—1850年,世界贸易额以大约年均2.3%的速度增长,1850-1870年间其增长速度大约5%……19世纪中期.英国的自由贸易时代来临……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大大刺激了贸易的扩展,这种扩展的贸易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而融合成整体。

——[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贸易增长大大超出了产出。在这一“黄金时代”(1950—1973年),全球贸易额以年均5.8%的速度增长,远远快于19世纪的增长,而全球产出则以空前的年均3.9%的速度增长。

——[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获得该地位的原因。
(2)结合史实说明美国对推动材料二中的“黄金时代”所作的贡献。
2019-11-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白银的跨大陆流动大潮中,中国和欧洲的金银比价差距是一个主要动力。中国金银比价一直高于欧洲,早年是1:3甚至更低,明初大概是1:6~1:5,随后1:8~1:7,直到清代仍高于欧洲,欧洲中世纪一般是1:14~1:10,甚至更高(按照美国经济史学家汉密尔顿1934年的数据,1643~1650年金银比价为1:15.45)地理大发现引爆了全球化狂潮。根据学者德科民(DeComyn)的计算,1571~1821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银子共计4亿比索,其他中1/4~1/2注入中国。白银的注入,不仅使元之后历朝帝一屡次禁银的努力付诸东流,也使得中国经济加速货币化,无意间进入全球化搅拌之中。

——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   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倍。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虽然得不到有关全球化状况的统计数字,但据一位经济学家估计,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生活水平是欧洲宗主国生活水平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更加准确的说,我们知道,英国在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中其生活费用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在这同一时期内,工资却略略增长了5%,从而使生活水平提高了35%以上。西欧其他国家这些年间也取得了类似的进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1929年到1933年,各国之间展开货币战、贸易战,使危机一发不可控制。各国货币金融缺乏一种协调机制,各国只根据本国经济决定货币政策,从来没有在国际货币制度和规则方面进行过合作和协商。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矛盾越来越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与贸易战有关。

——摘编自据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界白银流动的原因,并指出这种流动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