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贸易霸权之路

20世纪上半期,经历了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压力与调整后,美国通过签署法案或协定的方式,完成了自身从贸易实力的积累到贸易权力的生成、再到贸易霸权的转变。

阶段法案措施简介
第一阶段1913年《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案》大幅下调关税当时欧洲各国对那些既非自己殖民地范围内,又未与自己签署贸易协定的国家,普遍施行高贸易壁垒的政策。美国在1913年仍只满足于对西半球的统治权,常因此原因遭受贸易歧视,主动给予他国贸易优惠,借以换取他国对自己的平等待遇。
第二阶段1930年《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大幅调高关税税率该法案影响了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中关于市场开放程度的倾向性,这种影响力产生作用的基础在于战前贸易秩序的破坏。
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案》下调进口关税美国贸易从此摆脱了浓重的国内政治色彩,成为在国际上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
第三阶段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以美国为主的战后经济秩序重建者支撑起一个由更多国家组成的更低贸易壁垒的多边协定。

——摘编自张馨《美国对外贸易背后的霸权逻辑》

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贸易霸权之路”加以解读。
2024-03-16更新 | 336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新实中学2024届高三4月月考试题
2 . 下图是已通报关贸总协定或世贸组织的区域贸易协定(尚在生效)数量(单位:个)。由此可知(     
A.全球化加剧了区域间的对立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加速形成D.区域集团化阻碍了自由贸易
3 . 有学者指出,影响国际合作的基本要素有“世界观、能力、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路。

——摘编自穆涛《丝绸之路是世界观》

材料二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希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经各国代表谈判达成协议。

——摘编自《关贸总协定序》

材料三


——《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汉、唐史实,说明丝绸之路是一条“中国融入世界”之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7年达成《关贸总协定》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材料三的系统框架,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中国通过加入全球市场提升自身国力,又以自身优势助推国际体系的完善发展。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给自身创造的有利条件,并阐述中国是如何以“中国智慧”助推世界的发展的。②美国在二战后基于自身做出的战略定位,着力于构建自己的宏图霸业,其过程受到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美国的国际地位,并分析美国是如何实践自己的设想、抹除道路上的阻碍因素的。
2022-10-31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10月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79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协议,明确规定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之间或者发展中成员之间,可以背离关贸总协定第1条最惠国待遇的诸项规定。通过“授权条款”,关贸总协定成员方可以合法地给予发展中成员关税上的优惠。这表明关贸总协定(     
A.推动了世界贸易法制化进程B.协调了贸易成员国的利益
C.致力于消除国际贸易的壁垒D.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以下是国际秩序发展史上重要事件的节选。

材料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保护本国贸易。为了迫使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对荷兰的战争。

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关税主权。

19147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28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945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1947年,23个国家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中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国际秩序”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国家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时间
南斯拉夫1966
波兰1967
罗马尼亚1971
匈牙利1973
A.经济区域集团化成效显著B.“滞胀”改变世界的经贸关系
C.冷战的经济对抗逐渐消解D.东西方经济关系有所缓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反映了二战以来关税与世界贸易总额变化的概况。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D.建立机制保障贸易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大事
1947年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经济全球化从少数国家提倡到所有国家普遍接受
B.世界贸易从原则和理念发展到制度化、体系化
C.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消除了贸易壁垒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发展且获利最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46-1948年间,美国向联合国提议,成立一个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国际贸易组织。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材料说明当时
A.世界贸易制度化趋势B.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
C.贸易自由化得以实现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6年,《纽约先驱论坛报》刊载了一位美国官员的讲话:“除非打开更大的世界市场,美国将使自己陷入破产之中……有一个组织最近透露,倘今后九个月内不能成功地发展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它们必将解雇50%的就业人员。”为此,美国建立
A.B.
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