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7年占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值 54%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1949年占应征税进口值5.6% 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C.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 . 国家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英关税、土地税及其在财政收入所占比率》(单位:白银万两)

年份英国中国(明朝)
关税
收入
所占
比率
土地
税总额
所占
比率
关税
收入
所占
比率
土地
税总额
所占
比率
14906.75%30.421.77%30.17%161493%
15527.511%28.340.81%80.45%130973%
16023.614%6525.52%200.87%184480%

——刘昀:《14—17世纪中英财政收入与支出结构比较研究》

材料二 (清代)关税收入总额直线上升,至清末已比鸦片战争前夕增加了近百倍,所占财政收入比重也由清代前期的10%左右猛跃为晚清的30%左右,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清政府借用外债活动可以光绪二十年(1894)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其国外借款共计4626万两,每年收入平均仅占财政总收入的4%左右;晚清时期共借外债   12.04亿两,每年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50%。 

——申学锋《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

材料三   1921年3月,列宁提出:“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常地和安心地进行经营,应当以实物税代替粮食征收制。税额应当比粮食征收制少。” 

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通过这种办法,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等著《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65~1980年美国进口关税率(%)

1965197019751980
美国6.76.14.43.1


(1)据材料一,比较1490—l602年间中英两国关税收入、土地税收在本国财政收入中比重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清代晚期财政收入构成的变化,据此分析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农民征税问题上,列宁和斯大林主张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这一不同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60-80年代美国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
2020-08-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开始,黑奴贸易是欧洲资本积累的暴力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味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世纪东、西方三角贸易的主要不同点。(从内容、方式、作用等方面比较。)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60年间,是自由贸易衰亡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的美国竭力鼓吹贸易自由化,主张降低关税,取消数量限制,实行无差别待遇的互惠原则,在它的影响下,建立起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为中心的国际经济贸易体制。从世界范围来看,关税壁垒大为制弱,贸易数量限制有所放宽,贸易自由化取得进展。

——摘编自《自由贸易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前后自由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

——整理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


(3)根据材料三,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设立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