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是根据临时适用议定书和其他加入议定书由缔约各方临时适用。对于它在先天如此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世人几乎均有惊奇之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A.基本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壁垒B.拥有强制解决争端的法制化框架
C.倡导的贸易宗旨得到缔约方认可D.基本解决世界贸易中的各类争端
2022-05-14更新 | 338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西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2 .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充满着各国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博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近代全球化;第二阶段是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

材料三   主导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是国际性的。……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中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结果是一场几乎给每一个社会都带来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全球范围的崩溃……

——【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近代全球化”的典型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阶段荷兰、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表现。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指的是什么?“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又指的是什么?结合二战后初期的史实,说明大英帝国“在全球化中衰落”和美国是“最大的获益国”具体表现。
(3)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为了避免“全球范围的崩溃”,国际社会在世界贸易体系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2020-12-0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贸易自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在其进程中,也时常出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二战后的20年里,美国一直是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为了维持和扩大32项双边削减关税协定带给美国的利益,同时避免导致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经济政策的重演,美国国会将已多次延期的《互惠贸易协定法》又延长了3年。在美国的积极倡导下,194710月,23个国家签订了一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后多次通过这一多边谈判的形式削减关税,致使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贸易国家的关税在GATT的基本框架下大幅度降低,为5060年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林钰《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探析》

材料二   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1974年贸易改革法》即体现了这一点。除此之外,美国还对不同的经济体实行差异性的地区贸易政策和国别贸易政策以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进入21世纪,美国成为世界上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最多的国家,美国对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加拿大、土耳其、韩国、欧盟等在内的众多贸易伙伴发起贸易战,加剧全球贸易摩擦。

——摘编自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关贸总协定建立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运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对中国的启示。
2020-11-2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29年,资本主义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翌年美国提高近900种商品关税。随之,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1932年增加到76国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为避免新的贸易壁垒,二战后各国开始协商并建立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与程序。此即(     )。
A.《布雷顿森林协议》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经济展望声明》
2020-07-11更新 | 4532次组卷 | 48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这有利于
A.推动关贸总协定成为常设性国际组织
B.彻底消除国际贸易的不平等的状况
C.保障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全球的最大受益者
D.减少贸易壁垒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2020-06-3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与金融会议上,与会各国建议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使它们共同成为支撑世界经济“货币—金融—贸易”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
①其出现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反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方向发展
③反映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④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为50年左右的景气与萧条交替的长期波动。在这个长周期的前25~30年,世界经济总体处于繁荣时期,而在后一半时间,世界经济则总体上处于衰退和萧条时期。在每一个长周期,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新兴的经济强国,利用当时出现的种种机遇,充当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

材料二   二十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中国、巴西等十一个发展中国家。创立二十国集团的建议是美国等西方七国的财长们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1)根据材料一,人们认为1945年世界经济进入最强劲的一轮“康德拉捷夫上升期”,美国成为新的“增长极”。美国是怎样“利用当时出现的种种机遇”的?
(2)从“康德拉捷夫周期”的角度看,美国的霸权地位在1945年如日中天,从20世纪70年代起陷入缓慢衰落,请结合史实予以证明。
(3)材料二中“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反映了怎样的世界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47年,由23个国家组建的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多边贸易规则,保证了国际贸易的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该组织是
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D.北美自由贸易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罗斯福在1932年初说:“以高关税为代表的对外经济政策中的经济民族主义,是造成全世界经济萧条旷日持久的原因之一。只有排除这一障碍,国际贸易才能恢复。”为此,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签署了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D.《罗马条约》
2019-11-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
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