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自1993年西雅图会议后,亚太经合组织每年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已成为开展“首脑外交”的重要桥梁,各国的首脑在积极参与该组织事务的同时,以本国和地区潜在的经济力量为背景,开展活跃的外交活动,非正式会议政治影响和作用不亚于经贸关系的发展。可见,西雅图会议(     
A.促进了亚太地区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B.促使亚太经合组织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C.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D.表明亚太地区是世界外交的核心舞台
2023-05-01更新 | 617次组卷 | 5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2 . 下图为二战后某国际组织成员国(阴影部分)示意图。该组织成立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壮大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D.规范化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2021-06-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6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全球新冠疫情肆虐背景下,2020年11月2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关于亚太经合组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雅图会议的声明中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大家庭精神
B.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它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合作组织
D.创建时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
2021-03-12更新 | 57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2)-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基础练)
4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01-30更新 | 681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闪耀着一个智慧的选择——这就是区域一体化的合作。徽标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志。下图中美国主导建立或参与的世界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有( )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D.①②③④
6 . 1991年11月,APEC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汉城宣言》,正式确立“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的宗旨和目标。1995年,日本大阪会议将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并列为APEC的两个车轮。但时至今日,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仍大大滞后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欧盟相比差距甚远。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一些发达成员对经济技术合作持消极态度
B.成员的多样性特征包含着合作的障碍因素
C.缺少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机制与启动资金
D.政治不统一的严重制约
2021-10-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以来,各国经济体制在不断创新与调整,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在全球化不断增强的趋势下,人类终将要共同面向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4年3月2日,苏共中央委员会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增加全国谷物生产和开垦生荒地的决议》。从该决议开始,苏联国家在赫鲁晓夫领导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开垦土地运动。在1954—1958年间,苏联共计开垦土地4000万公顷……1956年获得丰收。……但是好景不长,新开垦的土地出现了问题。由于垦荒区地处边陲,人烟稀少,无法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不能使人们长期定居,而且开垦需要长期的人力、财力、物力。开垦荒地也破坏了当地原来的生态环境,风沙侵蚀日益严重,所以这种垦荒运动所获得的成果很难继续真正巩固下去。

——人教社历史必修2《历史材料与解析》


(1)阅读材料,说说你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经济改革中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这项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987年,一位领导人为希望集团刘永好四兄弟的企业题词:“中国的经济振兴寄希望于社会主义企业家。”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凡是非公有制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市场发育就越快,市场机制就越活,综合实力就越强,老百姓日子就越好过,经济体制就越成熟,社会就越稳定。……多种所有制结构,有助于各类市场主体的强点和弱点互补,并使各自的强点强化,弱点弱化,使社会主义经济得以更顺利地发展。

——《非公经济:从临渊履冰到理直气壮》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述党的“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怎样的关系。并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3)结合所学,简述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意义?面对当今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依据亚太经合组织会标所蕴含的信息,请说说亚太地区应怎样共同面对未来。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预示了世界历史全球阶段的来临。……这些世纪中发展起来的某些全球性关系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紧密起来。因此,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欧洲也受到新的全球性经济的影响。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政治家和商界重要人物推动建立了全球贸易机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48年—1966年世界贸易增长了6.6%,1966年—1977年增长了9.2%,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是1980年的两倍。同时,新型合作对新经济秩序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全球公司取代传统跨国合作企业,把世界看成一个市场,从全球化中获益,又对全球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列举1500年至1763年“新的全球性经济”的具体表现,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结束以来推动“新经济秩序”建立的因素。指出推动这一“秩序”发展的亚太地区经济组织。
2020-07-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9 .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材料二:如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中国是其中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
(3)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19-08-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8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按其成员国经济发达程度,可以分为“南南型”、“北北型”、“南北型”三种类型。其中由发展中国家组建的“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贸易效应最差,其原因不包括
A.成员国贸易机制滞后
B.成员国经济基础薄弱
C.成员国市场发展潜力小
D.成员国经济结构单一
2019-07-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营山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