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铁路建设与现代文明。铁路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欧洲公路以每天吞噬10公顷土地的速度发展,公路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整个交通运输业总排放量的八成以上,欧洲公路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其CDP的0.5%,因交通事故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0亿欧元。随着精力充沛的退休人员增加,教育旅行机会增多,国际间客运量强劲增长,铁路客运市场获得发展机遇。而物流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欧盟单一市场的诞生与发展,为欧洲铁路货运业务提供了契机。铁路、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欧洲,一个新的铁路时代已经到来。

——据耿志民《欧洲铁路联盟交通政策对中国铁路的启示》

材料二   中国铁路从技术引进到自行设计,从人有我无到人有我快,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中国铁路建成了世界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创造了“高铁里程世界第一,工程建造技术、装备技术世界领先”的最新成就,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见证了中国的发展,让世人感怀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铁路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中国70年建设成就的见证,从列强垄断到大国崛起的历史性跳跃,它承载的是中国历代铁路人的心血,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体现,更是我们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勇向上的精神。

——摘编自杨默《铁路发展见证新中国70年建设成就》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新的铁路时代”到来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70年铁路建设的成就及从中得到的认识。
2022-01-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北四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41023日,法德缔结《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文化协定》,规定在国内法律的范围内,两国所有教育机构都必须对“对方国家的问题进行更为客观的描迹,从教科书特别是历史教科书中,排除依据感情性质的、可能有害于两国国民之间良好夫系的评价(第13条)”这表达了双方通过改善历史教学以加强睦邻合作的希望和决心。……2006年两国合编的《历史》教科书出版,是世界上第一部两个国家共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也是法德这两个过去的死敌在21世纪初友好关系的重要象征。

——摘编自王家丰《百年间法德历史教科书夫于第一欠世界大战的叙事变迁》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德两国教科书修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德两国教科书修订的意义。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义。正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政治上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苏联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做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欧洲的联合产生哪些影响?
2021-10-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从拒绝逐步走向接近,并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但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戴高乐首先考虑的是:“英国一旦成为欧洲的第七个成员国,要它永远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戴高乐还认为,联系如此紧密的英美关系将会使英国成为美国投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另外,英法在共同农业政策上也存在分歧。1971年英国重新与欧共体谈判,并于1973年最终加入。然而,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英国一直是一个半心半意的伙伴,它的边境仍处于半开放状态,它反对防务一体化,也不愿加入欧元体系,所有这些都使英国与联合的欧洲若即若离。

——摘编自娄南《民族国家与欧洲一体化;1945197

材料三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1)材料一中的“国际金融机构”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能够控制上述金融机构的根本原因。材料中“世界性”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发展趋势?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制约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
2021-10-2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上,欧洲很长时期为国际经济政治中心,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中心地位开始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很多欧洲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莫对此扼腕叹息,无时不想恢复欧洲昔日的雄风,然而单凭一国之力很难做到这一点,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国家很多精英的一种共识。但欧洲联合历经坎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算真正迈出重要的一步,开始于文化上有着共同起源的西欧国家。当然,在欧洲联合的过程中,美国也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欧洲走向联合后,西欧国家尽管一直在争取实现对美国的“平等伙伴”地位,但二战后的形势使其无法在国际事务中彻底摆脱美国的“阴影”。

——摘编自王晓德《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

材料二   后冷战时代的局面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一样,人们普遍设想,美国的全球经济和政治霸权注定永远持续下去,但是历史并没有静止不动。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欧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也正是在逐渐摆脱受美国控制的过程中,西欧国家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不断把欧洲联合推上新的阶段。到冷战结束之前,西欧国家的联合已经初具规模,具有了实质性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反美主义运动已暂露头角,但通常表现为单个国家中部分人的行为,多数情况下并未形成多个国家的联合抵制,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作为一个抵制美国文化传播之整体的功效很难发挥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局面有所改变,单个国家文化精英的反美主义依然是主体,开始出现了西欧国家共同抵制美国的趋向。

——摘编自王晓德《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并分析欧洲的联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欧洲反美主义运动的原因。
2021-10-10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0年(戴高乐)邀请了苏联领袖赫鲁晓夫访法,初步改善了两国的关系。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这……在冷战期间被西方那些僵硬的意识形态分子视为对所谓的大西洋联盟的背叛。戴高乐以对东方外交的突破加强了法国对美抗争的资本,可以说,作为一个中等强国,法国最大限度地在两个超级大国的矛盾中争取到了外交活动空间,起到了“拿二等票,坐头等舱”的效果。

——《二战后戴高乐主义的外交战略》

材料二   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

——《欧洲由对抗到统一亚洲为何做不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对“大西洋联盟背叛”的实质。这种“背叛”给法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国民是如何“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的。
2021-10-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31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与法国总统戴高乐签署《法德友好条约》,条约文本包含组织机构、项目教育和年轻人以及科学研究上的合作等组成部分;规定了两国领导人与政府各部门部长会晤的频度,并决定两国在欧洲北约和东西方关系的问题上,都要事先协商,形成共同立场;加强青年和教育合作,拟成立共同基金,促进两国青年互访以及学习对方语言等等。《法德友好条约》为以后的法德关系和法德合作,规定了相关规范程序和相关组织条约,是法德和解与合作制度化的开始。

材料二   法国和德国在二战结束后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出于各自的战略利益考虑选择了和解与合作,迈出了欧洲一体化的第一步——“舒曼计划”与煤钢联营,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取得了法德和解的标志性成果(《法德友好条约》)。由于千年的夙仇与积怨,法德和解不可能通过一次妥协、一个协议就能实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法德两国全面和解的过程。法德和解的不断深化使得法德核心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坚实的内核在经济、政治、安全与外交的各个领域联手建设欧洲,共同实现了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与货币联盟、欧洲联盟与《欧盟宪法条约》等等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里程碑,推动了一体化的历次深化与扩大,并经受住了诸如“空椅”危机(农业及扩权分歧引发的缺席危机)英国加入共同体、各国货币让位于欧元、两德统一等等具体挑战。

——摘编自和春红《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


(1)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推动《法德友好条约》签订的因素。
(2)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和解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1-09-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年,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总方针“第一环当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环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及其它英联邦自治领在内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一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大环同时并存,一旦它们连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联合的力量足以推翻它们,或敢于向它们挑战……我们是在这三环中的每-环里都具有重要地位的唯-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三环间的连接点上。无论是单个还是集体,我从来不认为英国或者英联邦应该成为联合的欧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从不支持这种想法。

——摘自《丘吉尔演说集》

材料二   欧洲经济共同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济上蓬勃发展,政治上权威和影响也随之增强。到20世纪60年代,英美“特殊关系“不再那么特殊,美国与西欧的接触更加频繁。美国对欧洲政策进行了有限的调整,美国强调自身的领导地位,并提出“大西洋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治和外交利益向欧洲转移。

20世纪5060年代欧洲经济统计》

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出口贸易增长率(19511961
欧洲共同体六国英国英国对欧洲共同体英国对英联邦
4%2.3%9.2%→15.4%50%→32%

——摘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外交政策转变及启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三环外交”方针产生的背景并归纳其思想核心。
(2)与二战后初期相比,材料二中英国外交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9 . 欧洲的合与分

材料一   1619世纪,欧洲近代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先后出现了英国、法国、德国等民族国家,各国进行了长期、激烈的战争。二战以后,欧洲人痛定思痛,感觉到发展水平接近又具有相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欧洲国家之间组成一个市场是自然而且必要的,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这里有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发展水平和程度的问题。“民族国家”在欧洲的中世纪末期出现,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每个民族都要维护自己的经济主权和在此基础上的政治主权,这是16世纪到19世纪的事实。现在又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需要突破了。

——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整合了欧洲各国资源,使欧洲各国经济合作更加缜密,成为世界上排在前几位的巨大经济体。欧洲一体化使欧洲各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中央,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极大遏制了单一国家称霸世界的图谋,在国际活动中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使其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极”。

进入21世纪,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19952013年,欧盟三次扩员,吸收了18个新国家。新老成员国之间、富国与穷国之间,出现了矛盾与冲突。特别是2008年欧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它的内部矛盾进一步彰显。2016年英国通过了“脱欧”公投,使欧洲一体化不进反退。欧盟一体化主要受到两个不利因素的制约,一是欧盟内部的一致性与集体行动能力;二是欧洲与美国的关系,在很多时候,西欧作为美国的盟友,不得不按照美国的意志行事。

——摘编自于洪君《热话题与冷思考》等


(1)从材料一中提炼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加以论证。
(2)阅读材料二,概括欧洲一体化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
2021-05-12更新 | 33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10 . 近代欧洲曾经有辉煌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国际地位一落千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罗伦萨是极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市区仍保持古罗马时期的格局,多中世纪建筑艺术。……全市有40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乌菲齐美术馆和皮提美术馆举世闻名,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最高学府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蜚声世界,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

——百度百科

材料二   新英格兰的这种纺织厂直接为市场生产,突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企业组织上也改变了家庭手工作坊的模式,传统的学徒制度逐渐消失;管理上采用全日制机器生产,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改变了手工作坊的季节性、随意性的特点;新技术和廉价劳动力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工厂主的生产效率。

——引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二战后德国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走和平崛起道路,减少邻国对纳粹德国“东山再起”的疑惧。通过历届政府的不懈努力,有力地推动着德国与东方国家的和解进程,使德国顺利加入联合国而融入国际大家庭。                    

——摘编自梅兆荣《德国如何反省二战侵略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与经济角度概括14-16世纪佛罗伦萨的历史地位,从“皮提宫美术馆”的藏品角度,举例说明“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作者和作品对应,且一个作者只能对应一幅作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新英格兰的这种纺织厂”诞生的时空,并概括其特点。
(3)二战后德国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走和平崛起道路,对欧洲和世界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简述德国“置身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021-01-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1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