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1999年)比较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
A.国际经济旧秩序仍无较大改变
B.经济实力的变更使国际经济组织性质变化
C.欧盟经济实力全面超越美国
D.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2019-03-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2月份)文综历史试题
2 . 根据长期跟踪监测贸易保护主义活动的全球贸易预警(GlobalTradEAlert)组织的最新报告,从总量上来说,2015年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的数量相比于2014年多出了50%,同时它也是当年实施的自由贸易措施数量的三倍。就一季度的数据而言,从2000年以来,一般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数量在50—100之间,但2016年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50个了。这说明
A.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摒弃了新自由主义
B.经济全球化即将走到尽头
C.新时期需要建立新型的经济新秩序
D.民众反全球化的呼声日越渐高
3 . 国际贸易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以摆脱危机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提高了关税,实行限制进口的政策。英美放弃货币的金本位,导致通货膨胀,56个国家货币贬值,世界金融陷入混乱。

材料二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应当为建设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体而承担责任,并将“建设一个世界贸易多边体系”作为今后美国对外经济的基本目标

——罗斯福(1933年)

回顾30年代竞相降低汇率,一个接一个的国家……货币贬值,你们完全毁掉了货币,造成了混乱。我们说,世界再也经不起那样折腾了。

——怀特(19447月)

材料三   2001.到2011的10年中,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超过2倍,年增长率达到了10.5%。官方统计显示,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00多美元增至2010年的4000多美元。中国在全球经济的排名迅速上升,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的强劲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源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国际贸易的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括哪些主要机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21-03-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A.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
B.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面是《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1999年)比较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
地区国家世界20强公司占有数量进出口贸易世界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
出口进口
美国712.7%18.8%美元占66%
欧盟639.1%37.6%欧元占12.5%
日本77.5%5.5%日元占5%

A.国际经济旧秩序仍无较大改变B.经济实力的变更使国际经济组织性质变化
C.欧盟经济实力全面超越美国D.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