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0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这旨在强调(     
A.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的对比
C.中国努力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D.全球治理体系不应以综合实力为基础
2023-01-25更新 | 107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等;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全球性问题。这表明
A.人类需要全球治理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形势动荡不安D.经济全球化进程缓慢
2022-06-30更新 | 117次组卷 | 4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增长历程一再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这说明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
A.积极迎接挑战B.树立合作共赢意识C.坚持利益优先原则D.增强自身实力
4 . 天花病毒经过三千多年才传播蔓延到世界各大洲,最后于1775年传播到澳大利亚。而在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一个月的时间蔓延全世界,成为全球公共安全事件。导致新冠病毒肺炎急速传染,其关键推手应是
A.防疫措施未执行到位B.新病毒传染性非常强
C.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D.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2022-01-24更新 | 531次组卷 | 16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15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修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我们正处于场新的科技革命之中,这场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会催生新的经济领域、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从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美国由于科技积累优势,肯定是第一梯队。中国有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的种种打压行为,表明
A.高科技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B.中美冷战在经济文化的斗争
C.大国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竞争D.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
2021-12-10更新 | 165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0年广西玉林、柳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我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川等省份

公元6世纪,我国蚕桑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令爪哇岛),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习俗。秦汉时,中国筷子传到日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现。

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根据上述历史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提炼一个主题,并选取其中至少3则史料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述充分,不得照抄材料,严密,表述清楚)
2021-08-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七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7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2003年末全球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人数估算
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全球化疾病的影响程度
B.全球化的进程可能会增加人类健康的风险
C.全球化疾病是阻碍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承担更大风险
2021-08-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扮演过不同角色。

材料一16世纪以来,原产美洲的玉米、土豆等多种作物传入中国,缓和了人地矛盾,到乾隆时期中国人口突破一亿大关。江南地区形成了专门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的区域。专业养蚕产丝的苏州等地,大商户购买织机,雇佣机工进行生产。制作精美的中国瓷器、丝绸在西欧热销,世界白银产量竟有一半流入中国。可以说,16-18世纪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成功扮演着“受益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842年的“协定关税”与1895年的“外商办厂”是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角色转变的两个关键节点,中国由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变为“被动者”。第一个节点瓦解着传统的自然经济,产生了对工业文明的“仿生效应”,即近代化官办或私营的机器大生产出现了。第二个节点进一步涤荡着中国传统社会,面向西方的“仿生效应”变成了国人“救亡图存”的呐喊,英国式、美国式的政治“仿效”先后在中华大地上展演。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978年后的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动“参与者”。1980年中国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推动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资本交流。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有利于市场对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2014年以来,中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了丝路基金。中国对经济全球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马世力《中国当代经济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8世纪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受益者”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两个关键节点”后中国“仿生效应”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贡献。
2021-08-2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73年世界最富国与最穷国的收入比例为44:1,1998年这一比例为74:1;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的人数从1987年的12亿增长到了2000年的15亿。这表明
A.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B.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D.世界现代化进程加快
2021-07-16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戴维·赫尔德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所造成的资本、商品、技术、人才等跨越国界的自由流动使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跨国力量和互动的扩张将削弱并限制特定政府对其公民活动所能够施加的影响,国家正经受着可选择空间的进一步退缩。”该观点旨在强调
A.经济全球化导致民族争端
B.跨国公司阻碍了民族国家的强大
C.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竞争不断增强
D.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