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
A.全球政治体系不对称特征初步显现B.结盟与合作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C.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D.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实行全球治理
2 . 世界联系不断加强

亚历山大帝国形势图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侵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最后吞并埃及,这300多年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历史上被称之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会的结晶。虽然它承袭希腊的传统,但与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不同。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文化则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1)依据亚历山大帝国形势图,指出亚历山大帝国沟通了哪些古代文明?结合材料说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15-17世纪,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地理知识的积累使他们能够把世界各地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然而,商业交流并非是全球网络的唯一结果。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外来的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 等《新全球史》


(2)依据材料和所学,说明15-17世纪欧洲航海探险对加强世界联系产生的影响。

1819年,美国蒸汽船横渡大西洋          1825年,英国试验蒸汽机车
(3)简述以上两图所示交通工具出现的背景,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契合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潮流。历史上的经济全球化,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各国人民从中受益,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积存了不少问题和弊端,经济全球化出现“回头浪”。

经济全球化出现一些问题并不可怕,不能因噎废食,动辄“退群”“脱钩”“筑墙”,改革完善才有出路,必须在前进中解决问题。各国应携起手来,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4)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简要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来英国脱欧、美国奉行"美国优先"、大打贸易战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这一现象
A.预示单边主义原则在西方大行其是B.导致平等互利共赢原则遭受重大挫折
C.推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分崩离析D.加大了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化的阻碍
4 . 1960年,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成员国通过采取集体行动,干预被控制的世界石油市场,从中获取合理的利润。从1960-2019年,在欧佩克的推动下,石油价格上涨了15倍之多。欧佩克的行动
A.使世界石油市场混乱失序B.确立了世界多极化格局
C.冲击了旧的世界经济秩序D.推动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年10月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短短几个月,世界贸
易减少了约20%,但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2008年到2009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的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A.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C.贸易保护退出历史舞台
D.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2020-10-16更新 | 546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说,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国家不论实力强弱都不能不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从而使中小国家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议事日程中来。该学者意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有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B.促进了国际新秩序建立
C.实现了生产资源合理配置D.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7 . 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振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许多全球性问题。这说明
A.人类需要全球治理B.世界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C.人类生产破坏环境D.全球化背离时代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1960年,石油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石油产量和价格、保护石油生产国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美、英、德、法等能源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20世纪后半期
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C.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适应D.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
2020-01-17更新 | 377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考(11月)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应对是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是《货币战争》一书中的一则笑话,读笑话,完成下列要求。

居民马哈蒂尔(1981——2003年担任马来西亚总理)找到小区片警格林斯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报案,说家里东西被偷了,小偷可能是惯犯索罗斯(国际金融大鳄)。

片警格林斯潘嘿嘿一笑,说:“也不能全怪小偷嘛,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谁让你们家的锁好撬呢?”

居民马哈蒂尔不满地说:“那小偷怎么不去偷中国和印度呢?”

片警格林斯潘叹了一口气,说:“中国和印度的院墙太高了,索罗斯爬进爬出的不方便,要是再摔下来出了人命,不还是我的事吗?”

小偷索罗斯在旁边听了之后,冷笑一声:“在他们的院墙上掏几个洞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片警格林斯潘赶紧看看四周,小声说:“已经派保尔森(美国财政部长)去中国(进行中美战略性经济对话)了,听说2006年底就可以挖开几个大窟窿。”

小偷索罗斯听了大喜,拿出手机就开始给同伴们发短信:“速去中国。”

材料二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第三阶段是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白海军《2049年,相信中国》


回答:
(1)材料一故事中几个角色分别代表现实中的哪些力量?
(2)材料一故事的发生反映了怎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3)材料一故事中反映出中国面临怎样的局面?应该怎样应对?
(4)在材料二中的全球化第四个阶段,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 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犹豫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实际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019-01-30更新 | 1818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富锦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