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2万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提至历史新高,使美国整体应税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928年的38.8%提高到了1932年的接近60%。同一年,加拿大率先对美国商品加征新关税,并减少与美国的贸易、增加与英联邦的经贸往来,而英国在1931-1932年也分别通过《非常进口税法》和《进口关税法》,提高了进口关税并限制了美国商品的进入。

                                ——姜超《知往鉴今,上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

材料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保护主义势力在美国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保护主义浪潮。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不同,新贸易保护更侧重非关税壁垒,具体包括进口限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自动出口限制、技术和卫生标准等。为了实现本国的贸易利益最大化,美国一方面标榜贸易自由化和积极参与GATT和WTO的谈判,同时又不断地带头实施各种贸易保护。

                                 --摘编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前生后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加英三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2021-01-0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过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摘编自《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编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2)材料二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具有的优势。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