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说,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用了58年才使人均生活水平提高一倍,美国则用了47年,日本用了34年。但1966年以后,韩国仅用了11年,中国用了9年。这些时间间隔在继续缩小。占世界人口1/3的10个发展中国家在1980-1995年间人均收入翻了一番。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落后国家(       
A.只能接受不公正的旧政治和经济秩序B.可以抓住机遇缩小各国间的经济差距
C.实现反超发达国家的历史使命D.逐渐促成世界经济多极化的新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为《1980—1995年世界贸易情况表》。

年份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
总计
农产品14.6913.59
燃料及矿产品27.5321.84
工业制成品53.7169.3372.01

如表表明
A.国际贸易对主权国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B.传统贸易优势影响强大
C.贸易竞争力取决于规模经济、技术优势
D.国际贸易发展日益受阻
2019-11-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1996年—2016 年新兴市场与世界GDP份额变化比重统计,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A.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
B.南北差距日益缩小
C.新兴市场国家均进步突出
D.多极化已经形成
4 . 1990年,美国、英国、俄国、中国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成立了二十国集团(G20)其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到2015年,二十国集团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80%以上。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及其成就主要表明
A.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增强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界限日益模糊
C.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迅猛发展
D.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受到了有力冲击
2019-10-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大名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多发展中国家和前计划经济国家开始拥抱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并从中分享贸易、跨国投资和技术外溢的收益。目前构成全球贸易总额84%的164个WTO缔约成员国中,超过半数是在1995年1月1日确定的创始成员国之后加入的。这表明
A.全球化扩大了多边治理体系范围
B.世界格局变化冲击了旧的经济秩序
C.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世界经济格局和权重发生显著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美国首位华裔国会议员赵美心访问美国,谈到中美贸易不平衡时说:“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在中国组装,中国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这说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A.手机企业的利润在下降
B.发展中国家并未收益
C.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
D.贫富分化程度进一步加剧
7 . 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时指出:“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这句话说明
A.经济全球化能够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B.近年来有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动力
D.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这反映了
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逐渐加深
C.发展中国家谋求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区域集团化是实现全球化的步骤和途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摘编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依据材料指出经济全球化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的动力是什么?
(2)在第三阶段,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全球化,在冷战初期双方在欧洲开展了怎样的争夺?
(3)简要评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2019-06-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   2009年7月19日《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3)你认为中国对经济全球化应持何种态度?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