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5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近几年来,欧盟政治面临分裂的风险,不断累积的难民问题和移民问题等加剧了欧洲社会矛盾和欧盟治理难度。欧盟的政治分裂和重心转移给欧洲未来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使欧洲各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少、社会矛盾增加,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该学者旨在说明欧洲(     
A.国家贫富差距日益的凸显B.政治危机引发深层次反思
C.人口问题威胁全球化发展D.传统治理模式遭受新挑战
2 . 下表为1950~1998年不同国家地区人均GDP年均复合增长率统计,对表格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1950~1973年1973~1998年1998年占世界GDP
西欧4.081.7820.6
日本8.052.347.7
复兴的亚洲国家2.614.1825.2
44个拉丁美洲国家2.520.998.7
57个非洲国家2.070.013.1
①科技进步加大南北经济发展差距               ②国家干预带来西方经济持续繁荣
③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亚洲国家发展               ④拉美、非洲发展受制于殖民统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12-12更新 | 207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21世纪拉美一体化进程表》。

表格中的信息说明,拉美地区(     
A.力图构建地区治理体系B.形成了稳定的区域市场
C.开始步入国际政治舞台D.引领区域集团化的潮流
4 . 为了扩大市场占有额,美日欧发达国家抓紧了对外直接投资,它们不但大力增加集团区域内的投资,也更加重视到对方国家或集团进行投资……他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已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该学者认为(     
A.全球化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B.发展中国家应当反全球化以维护自身主权
C.全球化是新殖民主义扩张与不稳定的原因
D.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总体有利世界发展
2022-12-05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1995--2014 年按收入组别分类的财富


财富( 10亿美元)

财富份额%
199520052014 199520052014
低收入国家361641947161111
下中等收入国家35 24946 07570 718556
上中等收入国家95 105135 849247 793141522
非OECD国家40 88651 11276 179667
高收入OECD国家515 086651 823741 398757365
世界689 942889 0531 143 249100100100

(注: OECD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A.低收入国家经济状况陷入了停滞B.新兴独立国家增多助推全球经济
C.全球化推动了经济多极化的实现D.高收入国家的财富份额持续下降
2022-11-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A10联盟2023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
6 . 2021年3月, 一些西方国家抹黑新疆棉花生产和棉纺织品出口,还给进口新疆棉织品的公司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停止进口新疆的“奴工产品”,以此来打击新疆棉产业。这一事件(     
A.维护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稳定B.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必然产物
C.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D.表明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殖民帝国的灭亡、柏林墙的倒塌以及冷战的结束使得战后最为明显的政治障碍消失了。然而远在此之前,文化和技术上的进步已经在打破边界方面开启了类似的进程。(西方媒体)通过展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品,传播共产主义阵营解体的每个篇章,电视事实上已经推动了结束冷战的革命。如克里斯蒂娜·马茨蔡特证实的那样,在柏林墙被推倒前,她只是在电视上看过西柏林。东德人接受的全球消费文化的最早产品是可口可乐,是由西柏林的商店老板提供的。与贸易和商业组织一样,文化行为也已经被全球化了,在信息、观念、品味和价值的持续流动中不断发展。20世纪末,部分地得益于技术和通信上的进步,信息和文化行为真正被全球化了。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斯尼公司的一句流行广告词总结了通信发展的影响:世界终究太小了。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8 . 下边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全球贸易金融市场的货币格局。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美元在贸易金融市场中占据最大权重②人民币与欧元结盟联手对抗美元霸权
③人民币的贸易金融市场地位不断上升④世界贸易金融市场货币格局开始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1更新 | 579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赢”的理念。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双赢”结果的基本要求。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苏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美国天生就有戒心,因为其要控制信息的输入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出现众多问题,如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之间内部贫富失衡问题严重;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随着美国霸权在国际体系中不断衰退和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构逐渐趋于扁平,一元化治理由于国际权力的不断分散开始走向多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刘长喜、毛博《全球治理之殇与中国方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冷战格局下中国外交新思维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2022-10-26更新 | 34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当前,相当一部分非西方国家的危机应对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并在全球治理的参与过程中更加活跃,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不安,并加以遏制。这反映出(     
A.意识形态对峙的加剧B.亚非拉国家地位提升
C.国际治理体系的变动D.西方国家势力的衰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