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事件

备注

1930年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都是由于工业中含二氧化硫的烟尘排出后遇到异常气候不能扩散,致使居民中毒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1948年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52年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5年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光照射汽车尾气,生成烟雾,损害动植物。

1955年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含福工厂废水灌溉,产生含福稻米,致人患病。
1961年

日本四日市气喘病中毒事件

当地石油化工废气污染所致

1962年美国作家发表《寂静的春天》

指出农药污染造成的生态危机,引发对使用杀虫剂的争论。

1968年

日本九州、四国米糠油事件

食用油中含有有毒物质,造成人畜中毒。

1968年

罗马俱乐部建立

来自1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积极探讨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种种棘手难题。

1972年

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

列出导致“人类困境”的全球问题: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从表格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知识,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19-08-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外开放是使唐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威远播的重要积极因素。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弱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唐廷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被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的特征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   近代以来,通商口岸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是“利害参半”。伍芳等诸多清朝官员认为,对外开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张自开商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推动了清王朝直开商埠的实施。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为数更多,先后开放岳州、秦皇岛、济南等地。1905年,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全面开放东北。自开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权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准在此设立租界。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付出巨大代价换回的历史教训,也是改革开放40年的宝贵实践经验。当今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世界大势浩浩荡荡,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是对外开放的受益者,同时也在积极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国贡献,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建一带一路”,中国正在不断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摘自《学习习近平主席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系列评论之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近代开埠通商相比当今中国对外开放有哪些发展。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铁路发展大事简表

19世纪中叶1830年,蒸汽机车在世界上第一条客货两用铁路(曼彻斯特一利物浦)运行。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美德等国大量修建海外铁路。英国在“一战”前不仅拥有29个国家的100多条铁路,还试图修建纵贯非洲的开普敦至开罗铁路来串联英国殖民地,并破坏了法国横跨非洲、德国连接巴格达的铁路计划。中国,印度等地人民以各种方式反抗列强对铁路的控制。
19世纪末,欧美国家发明电力机车,建成电气化铁路。
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大规模铁路修建主要集中在开始工业化的新兴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独立自主发展铁路,60年代开始在非洲援建铁路。世界第一条高铁线于1964年在日本投运,法国、德国高铁后来居上。
21世纪以来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
2005年中国开始建造高铁。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占全球总里程的60%以上,并与17个国家协商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连通欧亚高速铁路网络。

——摘编自钟准《铁路改变世界》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5-01更新 | 652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之一,尽管有着较大的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拥有行使决定的权力。

——摘自齐格勒的《新全球史》

材料二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来说,风险多于机会,代价大于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于穿上了一件紧身囚衣。美国政府认为,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势必造成失业狂潮,这样中国社会就会不稳定,政府就可能垮台。

——摘自马立诚《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2)据材料二,指出当前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利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民粹主义的泛起,逆全球化呼声再次高涨。当前的逆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自由贸易理念边缘化,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部分西方国家保守化内顾倾向加重,国家干预和管制极端化;主要大国回归国家主义立场,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的意愿减退。……西方世界内部的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力量围绕利益、规则的博弈加剧。考察西方逆全球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条件下,西方国家治理的适应性下降并陷入制度性困境,越来越难以有效回应民众的诉求……有些国家国际责任观念和人类命运情怀淡薄,在国际发展上急功近利,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其战略和行为霸道任性,给经济全球化的公平正义合作秩序造成严重伤害。……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也使一些国家越来越边缘化。这类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有限,但面临的风险和压力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双方在国际秩序上的矛盾凸显。

——摘编自吴志成等《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

——摘编自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


(1)从材料一的漫画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全球化有何态度?你是否赞成这种态度?请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逆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2019-03-30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摘编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依据材料指出经济全球化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的动力是什么?
(2)在第三阶段,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全球化,在冷战初期双方在欧洲开展了怎样的争夺?
(3)简要评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2019-06-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鹿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全球化进程中,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劳动所占份额不断下降,收入不平等状况急剧恶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急剧上升,在1929年“大萧条”的前夕达到顶峰,此时超过50%的国民收入为前10%的人群占有。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收入层级中的前10%人群占到了美国国民收入的30%-35%。然而,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就开始快速扩大。到21世纪伊始,前10%人群的收入比重上涨到45%-50%。如果以这种节奏继续上涨,到2030年时前10%人群将会拥有国民收入的60%。

——摘编自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

材料二在反全球化运动中,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的悬殊差异……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这些力量有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人们日益焦虑的是,文化完整性和国家主权可能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在最强大的国家,人们不知道谁是主宰,为自己的工作而担忧,并担心他们的呼声会被全球化的声浪淹没。

——摘编自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千年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以来美国收入不平等程度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收入不平等急剧上升的根本原因以及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的主要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1世纪的全球化与发达国家”这一主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摘编自陈钦庄、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摘编自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以及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几种观点激烈冲突:

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富人的俱乐部,是资本的殖民扩张,所以反对经济全球化。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

观点三: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1500年至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关于材料三,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经济会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事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增加,自然灾害不断,加重了经济发展的困难;人口增长过快,甚至超过粮食的增长速度;食品缺乏,贫困化问题严重,出现生存危机;生态环境度恶化;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材料二 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在经济上互补的传统使这两类国家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具有更为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42%的出口,西欧47%的出口,日本48%的出口均依靠发展中国家,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达,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8-10-25更新 | 438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过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摘编自《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编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2)材料二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具有的优势。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