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报道,美国商务部以提高芯片“供应链透明度”为由,要求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纪录等数据。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如果他们不自愿分享信息,她可能会援引冷战时期的《国防生产法》,迫使他们分享信息。这表明(  )
A.美国力图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B.科技的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根本
C.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D.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面临阻力
2 .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超过了全球比重的一半,高达55%,2016年美国仍然是FDI的最大接收国,资金流入达3910亿美元,是中国的六倍。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扩张B.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居于主导
C.发展中国家不受资本投资的青睐D.经济全球化更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
2021-12-0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昌吉教育体系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由表格信息可推知
2018年世界部分组织现状及其数据分析表
人口总量(亿)占世界人口数量比GDP总量(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比
世界贸易组织70.793.12%82.6396.1%
欧盟5.136.76%18.7721.84%
东盟6.548.619%2.973.46%
亚太贸易协定29.8739.34%18.3221.33%

A.世界贸易是以欧美国家为主导
B.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加强
C.经济全球化助推世界贸易
D.贸易保护主义逐渐退出世界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欧盟有510万新生儿出生,520万人死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同期,欧盟总人口却从5.08亿上升到5.1亿,移民人口抵消了本地人口的萎缩,导致此时期欧盟总人口不降反升的深层次原因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不平衡B.欧盟国家福利制度确立
C.欧洲一体化的负面效应凸显D.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2008年11月至2016年10月,二十国集团成员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总计达到创纪录的5560项,最近一年来新增贸易保护主义措施401项。如果加上发展中国家同期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相关数据无疑将更加令人紧张。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解读,合理的是
A.美国霸权地位衰落B.全球化发展日益不平衡
C.全球贸易增长缓慢D.国际贸易加剧南北矛盾
6 . 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国际数据公司通过对全球各类数据和信息的产生、捕获、利用的地点进行分析,描绘了一幅有关数据处理的地理分布图。下列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日益紧密B.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任重道远
C.大数据时代加剧了两极对峙D.中美在科技领域争夺主导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1年,美国操控联合国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提案。为了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新中国于1957年春创办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信誉最佳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部分年份广交会相关数据统计表

采购商人数来自国家和地区全年成交额
(百万美元)
200739624921373840
199712263516520350
1987593071148539
197733419943230
19671451160824
195731463387

依据以上材料的有关信息,提取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阐释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1-11-08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巴西——美国棉花补贴贸易争端】

材料一   巴西棉花种植业发展历程

时间发展状况
1500~1822年葡萄牙殖民者就发现了巴西当地大量的野生棉,王室利用这些野生棉在当地建立纺织厂,巴西手工棉纺织加工业逐步兴起
1820年第一台锯齿轧花机在巴西投入使用。
1860年巴西棉花种植达到高潮,成为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原棉出口国。
美国的南北战争期间英国被迫转移棉花市场,棉花种植业发展为巴西经济的支柱。
20世纪4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巴西棉花产量居于美国、苏联、中国和印度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大产棉国

材料二   美国农业补贴始于1933年罗斯福新政。2002-2007年间,美国政府平均每年给予棉花产业的补贴高达30亿美元。高额的棉花补贴提高了棉农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和出口,使得美国棉花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2002年9月27日,巴西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交了申请,希算对美国棉花补贴事宜给巴西带来的损害问题进行磋商,并希望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巴西谈判团队充分掌握了美国的棉花补贴政策及其相关数据,并且熟悉和适当运用WTO贸易规则。卢拉效府邀请中国、印度、巴拉圭、阿根廷、默盟、意大利等WTO成员作为此次棉花补贴贸易争端的第三方参与讨论,这些国家先后表示支持巴西。2014年WTO裁定巴西胜诉,双方签署《巴美关于棉花补贴问题的谅解备忘录》,美国同意一次性向巴西棉花产业支付3亿美元以及各种技术的支持,自此两国棉花补贴争端才算真正的结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巴西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的棉花产业补贴对巴西造成的影响,谈谈巴美贸易争端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9 . 根据最新出版的《国际组织年鉴》统计,在现有的48350个国际组织中,非政府的国际公民社会组织占95%以上,至少有46000个。1972年,参加联合国环境大会的非政府组织还不到300个,到1992年注册参加联合国环境大会的非政府组织多达1400个。这表明(     
A.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B.环境气候问题成为国际焦点
C.全球公民社会主导全球治理D.全球化推动国际关系的变化
2023-09-2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多研究发现气候冲击引发的经济冲击是造成暴力犯罪、冲突和内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宗教活动,从更广义的范围观察,它通过经济冲击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的脆弱性在气候冲击下更是暴露无遗。通过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气温的降低会显著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且具有长期的持续效应。学者考察了2000年来干旱与洪涝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的影响,发现降雨量越少,游牧民族的入侵的概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温暖期,中国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寒冷期,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游牧民族南侵,农民起义,国家分裂,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等

——根据梁若冰、【美】布雷特·辛斯基的文章整理

材料二   早在2007年,由英国电视导演马丁·德肯执导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指出:1940年至1975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但气温却连续30多年下降,可见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没有直接关系。……无独有偶,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服务器被一名黑客入侵,上千封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3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遭到窃取,并被公之于众。在一封被公布的电子邮件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人菲儿·琼斯写道,在编辑新的数据时,他将实际气温数据添加到过去20年里的系列中的工作,同时还有对1961年以来气温下降趋势的隐瞒。而菲儿·琼斯正是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负责全球气象数据整理的关键人物。……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和非议也无可厚非。

——沈立《全球变暖背后的博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全球气候变化进行谈判的背景,分析国际社会对这一行为的怀疑和非议的原因并指出争议的本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