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持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增加,自然灾害不断,加重了经济发展的困难;人口增长过快,甚至超过粮食的增长速度;食品缺乏,贫困化问题严重,出现生存危机;生态环境度恶化;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材料二 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在经济上互补的传统使这两类国家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具有更为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42%的出口,西欧47%的出口,日本48%的出口均依靠发展中国家,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达,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材料三 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3)概括材料三中关于现代世界秩序形成的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追求的目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粹主义作为一种周期性复发现象,是一个不断演化的概念,其主张可以被粗略地概括为反精英、反建制和激进民族主义(例如排外和种族歧视)。它一般出现在社会转折期,并常常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与新的社会问题相结合。每当一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民粹主义就存在滋生的条件,而当下的新民粹主义不仅与全球化同步,还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叠加,致使经济、社会与政治等因素深度交织。随着全球化的各种负面影响不断加剧,加上国家治理危机的影响,西方右翼民粹主义得以借势崛起。反对外来移民和多元文化的社会文化政策、反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经济贸易政策、反对体制精英和富裕阶层的自由民主体制,构成了当前欧美右翼民粹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

——摘编自吴宇、吴志成《全球化的深化与民粹主义的复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粹主义”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3-14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际战后重建经济计划在战争尚未结束前就已经开始。早在1941年8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温斯顿·丘吉尔戏剧性地会面,并承诺两国将致力恢复世界多边交易体系来取代20世纪30年代的互惠主义。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美国和英国代表团起了主要作用,从而为两大重要国际机构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改编自(美)卡梅伦等《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

材料二   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使三大国际组织在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时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促进作用。

——摘编自张雷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际协调“两大机构”的名称,结合所学指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主要由哪两个部分构成?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大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有什么新变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创造了形态各异的、璀璨夺目的文化样式,各种文化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我们应该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有没有可能和平相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正是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才构成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摘编自秦治来《尊重、维护和推进世界文化多样性》

材料二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凭借自己在世界贸易体系的强势地位和科技优势,将自身的文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美国“三片”(“薯片”、“芯片”和“大片”)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他们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海外文化传播。与此相对照,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则受到强烈冲击。以语言为例,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可能导致语言使用者对原属种群的文化认同的消失。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到21世纪末,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约90%的语言可能被强势语言所取代。

——摘编自周文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意义及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文化的基本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促成因素。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在世界领地已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资本输出数额及运营空前增长等新的历史条件下,全球性的资本主义市场终于形成。

——摘编自郭吴新《20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格局》

材料二   全球经济一体化把世界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必然使跨越国界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全球性问题不是某一国家所能单独应付、处置和解决的,而必须要依靠全球性的努力。各主权国家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合作,协调政策立场,采取共同对策,才能取得共同繁荣和发展。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中,为了保障经济的良性运行和有效地调解国际经济冲突,各国的经济活动必须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和惯例行动,于是各国在自愿基础上自主地让渡和限制部分主权成为必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戴轶《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矛盾析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主要观点及举措。
6 . 经济全球化的拓展和经济民族主义的勃兴并驾齐驱;民族国家应在理想与现实的“囚徒困境”中寻求最佳契合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量存在的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扮演着“第二政府”的角色,它们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方式和未来发展的走势,而且影响到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因而不可避免地涉及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利益。……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国际社会为了应付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挑战而进行国际合作的显著成果。……但是世贸组织对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也是很明显的。……金融全球化要求各国中央银行在制定本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情况,而不能只顾本国的利益需求,这就削弱了传统的国家货币主权。

——摘编自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原先各发达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政策纷纷转向贸易保护主义,极端排外的民族情绪时常蔓延到国际贸易领域,演化为“天生的排斥他国商品的有力武器”。……对外投资的歧视性政策首先是由走在世界经济发展前沿的美固和欧盟带头实行的,它们千方百计地对外国公司和企业附加各类苛刻条件,以歧视性政策限制外来投资。……各国出于经济竞争的需要,彼此间展开窃取商业情报和科技发明的间谍大战。高度发展的网络技术为各国的情报人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摘编自张志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因和表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构成的挑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表现及其危害。
2021-07-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说到霍布斯鲍姆,一定会马上联想到《年代四部曲》这部享誉世界的杰作。作为一位严肃的英国左派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书中选择严谨的史家立场,为我们描绘出欧洲现代化发展的历程。第一部《革命的年代∶17891848》∶19世纪,一个以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为主轴的世纪,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于革命的硝烟中诞生。第二部《资本的年代∶18481875》;资本的年代是一出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火车、汽船等新科技将场景从欧洲拉至世界,衣着朴素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

1875年,一场空前漫长的大萧条,悄悄滑入帝国的年代。第三部《帝国的年代∶18751914》;帝国的年代是一则写满矛盾的扩张和死亡故事,无与伦比的和平造就出无与伦比的战争。1914年,一场早已预见却无力阻止的世界大战,带来了极端的年代。第四部《极端的年代∶1914-1991》;20世纪,为人类带来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同时也摧毁了我们所有的理想。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


解读材料,任选一阶段自拟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1-0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是国际贸易的空间运动形式,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5世纪到19世纪,在欧洲和美洲先后发生的地理大发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中心地区也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各国向北大西洋两岸转移。继英国之后,18世纪至19世纪末,在法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运动,都促使这些国家由过去的农业国转变为发达的工业国。到20世纪初,北大西洋两岸成为世界经济贸易最发达地区,最终奠定了它作为世界贸易中心区不可动摇的地位。

——摘编自何云魁、于志达主编《国际贸易地理概论》

材料二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日益由纵向的垂直依附向横向的相互依存发展,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联系的大系统。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世界各大国或大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实力此消彼长,由此构成的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也相应变动,经历了从一国独霸到多种力量并存竞争的演变过程。

——摘编自李景治、林延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中心区的转移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演变历程,说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
2021-06-07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做出理性的判断:无论是崛起为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如果沿用传统大国的思维方式来构造今天的世界,如果以不切实际的征服幻想来鲁莽从事,都将是一种时代的错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主题。

——摘编自《大国崛起:大国之反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请从世界市场发展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地位?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基于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在经济全球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人类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由主义学者认为全球化预示着国际化、新的社会分工及其加剧上述进程的竞争环境。现实主义学派则认为,全球化带来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密切化,国际政治与经济、内政与外交的关系日益模糊。不论各个学派、学者的立场和观点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对于当代及未来国际关系的影响将是全面而深远的。

——摘编自杨万强《全球化、国家关系和国家安全》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全球化与国际关系”这一主题,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