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时候(中国明朝),英语只是住在英格兰的不多的几百万人的母语。二次战后大英帝国瓦解了,遗留下来的英语成为国际公共财产。它不再是英国一国的语言,它是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以英语为主要母语和全国共同语的国家有: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原英国殖民地独立后大都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20世纪晚期,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超过3亿5千万,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超过7亿。全世界的学校大都有必修的英语课程。英语出版物比任何语言都多。

材料二英语在美国,随着国家的兴盛而发达,渐渐产生地区性的变异,形成“美国英语”。两次大战期间和大战之后,美国的人员和物资像潮水似的输往战胜国和战败国,同时带去了美国技术和美国英语。当时,各国的闾巷儿童都喜欢学讲几句洋泾浜英语。联合国设立在美国的纽约,无意中扩大了英语的影响。联合国有6种工作语言(英、法、西、俄、中、阿拉伯),原始文件的800%都是英文。在没有发明配音技术时候,全世界看美国电影,同时就是学习美国英语。美国电视渗透到世界各国的穷乡僻壤,美国英语和美国生活走进了家家户户。今天国际互联网络上的文字,至少有90%是英文。航空时代需要一种、而不是两种航空语言,英语已经独占鳌头。世界各国的飞机场都见到美国的游客,英语是国际旅游语言。美国是今天的科技大国,英语成为科技语言。科技新术语大都以英语为造词基础。国际会议一般规定用英法两语,实际常常只用英语。英语泛滥世界,主要的推动力来自美国。

——以上材料均摘自“百岁学人周有光·新浪博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语作为国际共同语的特点和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的原因。谈谈你对国际共同语的认识。
2 . 在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迈克·杰克逊的歌曲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没有遭遇到任何阻力,反而催生出它的衍生产品,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和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连演唱的方式也如出一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B.说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C.“良知复兴”运动席卷全球
D.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
3 . 根据国际移民组织2003年6月发布的《2003年全球移民报告》,1990年,有1.2 亿人长期生活在自己国家以外的地方。2002年,这一数字超过1.5亿,是35年前的两倍。2003 年全球国际移民总数更是已超过1.75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3%。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全球化的加速B.局部战争频繁
C.地缘政治影响D.两极格局结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纽约时报》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部分新闻的标题,从中反映出
新闻标题时间
外蒙古试图赶上20世纪的发展1959年8月3日
民间音乐在肯尼亚衰颓1959年11月8日
埃及学生要刷牙,学校免费提供牙刷和牙膏1960年7月2日
巴布亚人离开石器时代1960年7月1日
牧童上了开罗的电视1962年11月25日
电视的影响在日本扩大1967年8月17日
西贡姑娘的服装用超短裙代替了袄代1969年3月31日

A.资本扩张的加速趋势
B.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样化趋势
C.文明的同质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是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式。对多种事物、现象 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下列 归纳正确的是
A.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B.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
D.《悲惨世界》《人间喜剧》——浪漫主义
6 . 下表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表。下列选项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单位:
100亿美元
1991年1992年1993年
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
世界353355376378375370
发达国家250259265270256253
71%73%70%71%68%68%
发展中国家10396111108119117
29%27%30%29%32%32%

A.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B.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的大趋势
C.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贸易中获得双赢
2013-12-24更新 | 3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7 . 某版本高中历史教材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
A.现代化的世界进程B.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D.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主要领导者和推动者,也是最大获益者。但令人费解的是,恰恰正是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后院起火”,成为了反经济全球化斗争的中心和动力源。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反经济全球化行为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A.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本身不满
B.对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恶化不满
C.对发达国家经济霸权、政治霸权不满
D.对工作岗位受到威胁乃至失业不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是1991—1993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单位:100亿美元)表,对其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9119921993
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
世界353355376378375370
发达国家250259265270256253
71%73%70%71%68%68%
发展中国家10396111108119117
29%27%30%29%32%32%

A.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
B.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
D.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10 . 美国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提出,铲平世界的第一辆推土机是柏林围墙的倒塌和Windows3.0版的开启。对这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全球化的趋势始于冷战格局的结束
B.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C.柏林墙倒塌消除了东西方之间的隔阂
D.Windows3.0填平了南北之间的鸿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