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文化传播与文化殖民】

材料一   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如电视、广播、因特网等工具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以因特网为例,它的发展,使国家边界形同虚设,互联网也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传播的“制高点”。青年人是对外来文化最敏感、最感兴趣,也是能较快地接受外来文化的敏感人群,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渗透过程中,紧紧抓住这一敏感人群,使这一人群“同化”,达到“和平演变”东方国家的目的。这客观上加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与冲突,构成了世界文化绚丽多彩的风景线。全球化并未消除多元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相反,在某种情况下,还有可能因为各种文化交流的增加而强化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材料二   在全球化时代,强调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弘扬文化的民族独创风格,不但不会阻碍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而且这恰恰有益于解构当今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者试图借“全球化”之机推行文化殖民主义的图谋,各国必须从文化主权的高度加以认识,并切实采取措施,对本国的文化子以适当的保护。要对全球化及其文化发展与文化殖民主义的关系进行辩证的分析,要认识到反对文化殖民主义不是反对全球文化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出现的统一化发展趋势,而是反对全球文化发展的西方化或美国化,要追求文化模式及价值的多元化,实现文化发展的自由化与非政治化,弘扬和发展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坚决抵制文化殖民主义,时刻警惕文化殖民主义的侵蚀。

——以上摘编自岳振宇《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双重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西方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应对西方的文化殖民主义。
2022-09-0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恩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依附理论是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古典依附论认为外国控制的农业或矿业领地是主导经济部门,它们促成了长期的经济畸变;而依附发展论者则认为,在强有力的政府与国内工业化战略和谐一致的地方,经济增长得到了促进。这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是复杂的
B.世界市场本质是中心国家剥削边缘国家
C.国内经济增长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
D.依附发展理论考虑问题更为客观和全面
2021-09-1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2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邢予青在《特朗普当选的反全球化效应》一文中指出,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并不断扩大的反全球化群体在政治上的觉醒。说明在发达国家中,沦为全球化牺牲品的中下层民众对全球化副作用的忍耐已经达到临界点。他们利用手中的选票,对决策者、知识精英,尤其是经济学家一贯支持的全球化说“不”。材料说明
A.逆全球化已成为世界主要潮流B.全球化造成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C.逆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D.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利益失衡
4 . 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同年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的原则,并在随后几年中陆续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巴黎协定等国际组织或协定。这表明
A.世界民族分离主义逐渐兴起B.英美关系决定国际格局的走向
C.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走向终结D.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遭到挑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名为“中国与世界:理解变化中的经济联系”的报告,从多个维度探讨了中国与世界之间正在发生变化的经济联系。其中下图说明

注:七大经济体指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日本、英国和美国。
A.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B.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相对下降
C.中国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
D.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相对上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在说明全球化
A.对于当今美国来说是利大于弊B.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C.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D.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2020-07-11更新 | 169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5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期起点考历史试卷
7 . 据WTO数据统计,2008年至2016年5月,二十国集团成员(G20)共实施了1583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其中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采取了600多项,约占G20成员贸易限制措施总数的40%。据此可知
A.美国致力于维护世界贸易公平
B.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
C.世界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变化
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削弱
2019-10-18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9年高三起点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82 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改革历法。新历法称“格列高利历”,最初只在法国、意大利等天主教地区采用,其后 300 余年间逐渐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见下表)。
格列高利历大事记
到 17 世纪末 一些新教国家如德意志、荷兰纷纷放弃宗教抵制,改用格列高利历。
1752 年 出于准确计算时间、尤其是外贸交往的需要,英国最终采用格列高利历,并推广到其殖民地和自治领。
到19 世纪末 格列高利历成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
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
从19世纪70
年代起
格列高利历扩展到非基督教世界。1873 年和 1875 年日本和埃及成为最早接受格列高利历的非基督教国家。1912 年,中华民国宣布采用公历。
当今 公历为各国普遍使用,但很多“地方性”的时间体系和规则依然存在。在中国,农历和公历并存,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在信奉伊斯兰教
的地区,穆斯林的节日都按伊斯兰历计算。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观点一:起源于16世纪;观点二:起源于19世纪;观点三: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说明:选择材料二中任一种观点。并从材料一中任选4个要素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止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反映了1948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员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分析和评论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在世贸组织中数量越来越多B.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经济主导权
C.这与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有关D.这种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