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异化为“反美化”“去美化”,诚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蒙·约翰逊所说:“我们在过去20年依赖的很多增长驱动器正在消亡……我们将面临一个劳动力流动、资本和政治意志松懈的垮掉的10年。这与全球化相关。”上述材料认为全球化
A.使美国的全球霸权逐渐削弱B.对美国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C.使美国成为全球的众矢之的D.使美国失去了经济增长的动力
2021-11-25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全球化竞争中,荷兰长期垄断光刻技术,成为全球高端芯片制造供应的王者;日本的机器人技术长期领先,一些机器人关键部件一度占据世界九成的市场份额;美国更是在2016年凭借知识产权行业创造了高达38.2%的G DP。这些现象反映出
A.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B.世界各国经济实现转型
C.核心科技自立的重要性D.发展中国家贫困化加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妨害国际关系。在经济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往往采取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经济上的独立”即经济上的自给自足逐渐成为通常公认的民族目标。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猜疑、恐惧,促成了一个又一个危机。

——刘绪贻《美国通史》


解读材料,选择适当的角度,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1-05-10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A.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
B.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国际数据公司通过对全球各类数据和信息的产生、捕获、利用的地点进行分析,描绘了一幅有关数据处理的地理分布图(如图)这表明当今

有关数据处理的地理分布图
A.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任重道远B.中美在科技领域争夺主导权
C.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日益紧密D.大数据时代加剧了两极对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出,“全球化不再等于美国化”“汉语、印度语、阿拉伯语都可以发展出全球性的报纸、广播、电视频道。“播客’更是本土文化走向全球的利器。”作者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
A.多元文化并存的趋势加强B.美国失去了全球化的机遇
C.国际政局发生剧烈的变动D.亚洲国家居于主导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