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近年来,“反全球化”趋势有所加强,国际社会呼吁全球治理的新思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形态的一个基本特征。国家之间的经济依存度和渗透度不断加深,为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际经济活动的成本,为各国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和物质的基础。近20年来,跨国公司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推动资本、技术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使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实现更进一步。

——王志彦《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早期的“反全球化”者大多为发达国家的底层弱势群体,如工会组织、人权分子、无政府主义者、环保主义者等,“反全球化”在早期只是一种社会思潮或社会运动,并未上升到政府层面。2016年以来,更多的西方国家主流人群和政治精英加入到“反全球化”阵营中,“反全球化”逐渐上升为政府主导的政策。从“特朗普现象”到法、德等国选战硝烟弥漫,从反对自由贸易到反移民……“反全球化”明显地体现在一些国家的重大决策中。这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大挑战与打击,增加全球治理“失序”和“碎片化”的风险。

——王瑞平《对当前西方“反全球化”浪潮的分析》

材料三   面对全球化形势下人类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危机,举世呼唤理性,呼唤全球伦理。但迄今为止,主导世界已有四五百年的西方思想并没有很好地加以解决。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在欧洲近代思想启蒙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日本和韩国、新加坡等“四小龙”无一不是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和而不同、天下和平”,可以化解冲突、维护和平,促进融合与交流。儒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儒家“忠恕”思想,辅之以“自强不息”精神,有利于构建一个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的环球新秩序。

——周颖南《儒学对经济全球化的经济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标志性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2016年以来“反全球化”浪潮的新变化并指出其危害。
(3)据材料三,指出儒家思想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就儒学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谈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文化观?
2020-07-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是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是是两宋时期对海外贸易的基本政策。贸易港口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各区域内港口大小并存、主次分明,形成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红海及非洲东海岸等地,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已多达六十余个。进口商品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如香料、矿石、马匹等;而出口商品大多是制成品,如丝绸、瓷器、书画等,这表明中国在当时海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和阿拉伯等国的地位,成为中外贸易中的主导力量。为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宋代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修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

材料二有近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滥觞于17世纪的欧洲.当时欧洲各国普遍重视对外贸易,不允许一国给予另一国特殊权利或待遇,要求利益均沾…但是,这种相互给予“最惠国地位”的做法,一直受传统经济政策思维阴影笼罩,长时期内并没有获得大的进展.直到19世纪中期,“最惠国待遇”才发生了质的飞跃.1860年英法通商条约的签订,使现代意义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才真正诞生,类似条约在欧洲各国的流行,全球贸易额由此大幅上升.

材料三“商品贸易是一种使国家之间交往具有意义的值得称誉的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迅猛的变化。1950-2001年,国际贸易从579亿美元增加到74300亿美元,增长了127倍,年平均增长率9.98%。世界货物贸易增长14倍,世界生产量增长5.2倍。世界商品出口结构由1950年初级产品比重占59%,工业制成品比重占41%,到1990年初级产品比重占26.5%,工业制成品比重占70.6%。各地区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明显不同,1997-2001年,亚洲对外贸易所占比重由26.2%上升到27.1%,北美在17%上下波动,西欧由42.9%小降到40.3%,非洲维持在2.3%,拉丁美洲由5.2%上升到5.7%。据统计,二战后初期,各国对外贸易的平均依赖度仅为7%左右,到2001年这一指标达到20%以上。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材料四在货物贸易中,一个WTO成员给予另一国产品的关税在货物贸易中,一个WTO成员给予另一国产品的关税优惠或其他与贸易有关的好处,应立即和无条件地永久给予所有WTO成员的同类产品。最惠国待遇原则也有可以不执行的例外情况:某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工业品及半成品以更加优惠的差别的关税待遇;在非关税措施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更为优惠的差别的待遇;发展中国家之间实行的优惠关税,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优惠,可不给予其他发达国家成员。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海外贸易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最惠国待遇”原则诞生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出二战后世界贸易出现哪些新特征?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确立带来什么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欲求,商人使其厚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5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推行重商主义。……该理论认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奕”。

——托马斯·曼《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选读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两段材料,指出两个经济理论产生的共同背景。

材料二   英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贸易大旗,杀气腾腾涌入德意志经济领域……德意志经济学者李斯特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为此,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

——央视《大国崛起·德国第二部分》


(2)材料二“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是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李斯特提出“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原因。

材料三   在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制度逐步演化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制度,而竞争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和核算体系,在内部贸易中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收益,但却把各国账面上贸易差额的此消彼长以及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甩给了各国政府。……为缓解由此形成的贸易逆差和各种国内矛盾,发达国家利用其政治经济强权,加强了对这些发展中出口国的贸易制裁,以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中大国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相近,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明洁《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抬头与应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当今世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
2019-07-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7年4月,23个国家签订了1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这些双边协议被汇编成一个单一文件,称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   作为世界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它所制订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所普遍接受的共同准则。保证了进行国际贸易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据统计,自总协定成立以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材料三   WTO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以下简称“多边贸易协议”)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第15条又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

——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


(1)根据材料一分析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危机的关系,并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何种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
2019-07-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校本作业: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问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1947年4月,23个国家签订了1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这些双边协议被汇编成一个单一文件,称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作为世界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它所制订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所普遍接受的共同准则。保证7进行国际贸易自々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据统计,自总协定成立以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材料三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但它仍只是一个准国际组织,这就是为什么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人们还在酝酿筹建一个新的真正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原由。美国就曹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无理地取消过波兰的最惠国待遇;许多缔约国也常利用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例外,大量采用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等等。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仍没有具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这也是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真正解决的重要原因·美日贸易战旷日持久,美欧农产品之争相持不下,而总协定对此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其局限性也可窥见一斑。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材料四WTO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以下简称“多边贸易协议”)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第15条又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

——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危机的关系,并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关贸总协定的局限性。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何种特点?

(5)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

2018-03-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练习:第26课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二战后的20年里,美国一直是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为了维持和扩大32项双边削减关税协定带给美国的利益,同时避免导致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经济政策的重演,美国国会将已多次延期的《互惠贸易协定法》又延长了3年。在美国的积极倡导下,1947年10月,23个国家签订了一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后多次通过这一多边谈判的形式削减关税,致使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贸易国家的关税在GATT的基本框架下大幅度降低,为50-60年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林钰《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探析》

材料二:现代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国际贸易,因此,国际贸易自由化对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但是因为世界各个国家间的科学水平有非常大的差别,每个国家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对此国际贸易自由化为各国带来的利益也有非常大的不同。…面对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背景环境,我国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市场上,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国外,同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贸易惯例体制,规范市场上各个企业的贸易行为。

——摘编自杨建国《论国际贸易自由化及中国的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关贸总协定建立的背景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的特点,并指出中国采取的对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商业贸易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大食、古逻、阇婆、占城……,通货易,以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市易香药、犀象、珊瑚、琥珀……雍熙四年五月,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每纲赍空名诏书三道,于所至处赐之。

——《宋会要辑稿》

材料二   在17和18世纪,政府和企业主携手设计新的有利于全球性商业扩张的机构——银行、信贷公司、合股公司和货币制度,引发了后来人们逐渐所说的商业革命……法国殖民贸易在1716年价值2500万里弗,1789年上升为2.63亿里弗。在英国,大致在同一时期,对外贸易价值由1000万英镑上升为4000万英镑,后一数字是法国的两倍以上。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我们现在面对的现实是,不同的国家将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构建经济体系,而这反映了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和信仰。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实现有企业强权和人与人之间待遇不平等的美式资本主义。一个不受约束的,没有价值观的全球化体系是行不通的,但也不能完全交由某个国家来制定全球化的游戏规则。

——摘编自【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真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掌管对外贸易的机构,并概括宋朝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以世界贸易组织的具体措施为例说明构建受约束、有价值观的全球化体系提高了人类生活水平。
2022-06-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守备部队的供给也主要靠伏尔加河对岸提供,苏军还在河对岸的阴暗森林里架起了重炮。为了夺取一个粮食升降机、一个仓库和一个面包厂,双方展开了无数次街垒战。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制造厂,以及红十月和红色街垒工人住宅区后来都载入了史册,因为那里一直战斗到成为一片废墟,苏联人仍在废墟中继续战斗。这是一场拉锯式的巷战,德国士兵习惯于在大平原上作战,他们惊恐地发现,每一堵残垣断壁和碎砖乱瓦的后面都有苏军战士。

——罗伯特·英格利姆:《希特勒》

材料二   一般认为,当今世界正在形成5极,即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这5个极都建立在相对强大的综合国力的基础之上。它们拥有全世界主要的经济力量和军事打击力量以及几乎全部核武器,还掌握着全世界的主要科技力量。当然,5个极的分量并不相当,美国占有明显优势。除了以上的5极之外,还有一些正在成长起来的“潜在的极”,或如有些学者所称的“地区级的极”,如印度、东南亚国家联盟、以巴西为核心的南方共同市场、南非等国组成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随着他们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21世纪将有可能发展成为真正的“极”。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材料三   应该说,WTO是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它规定了主要的协定义务,以确定各成员方政府如何制定和执行国内贸易法律制度和规章,尤其制定的贸易、投资、服务等制度、规则得到各方普遍认可,成为规范全球经济运行的统一制度和规则,保证了全球统一市场的自由和公平竞争,这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WTO的建立,经济全球化难以深化,更不会有经济全球化新高潮的到来。

——摘编自孟国碧《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经济主权研究》


(1)阅读材料一,指出战争所在地的城市名称及战略地位,并概括该战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阐述当今世界的格局及其发展趋势,并指出更多“潜在的极”的成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WTO的基本原则,并回答为什么WTO的成立,使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带来新高潮”?
2022-04-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唐代,天宝十年(751年),因唐将高仙芝在中亚的恒罗斯战争失利,唐朝经陆路联系西亚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被切断,只好将对外贸易的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大概是从广州起航,经越南沿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湾至巴格达。

——李金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材料二 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马尼拉后.建立了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中国与西属美洲的联系,开始了为时将近250年的大帆船贸易。在此期间,大量生丝及丝绸流入美洲,美洲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西班牙占领美洲以后,大量的人员投入到殖民、征服以及开发金银矿山的活动中,造成了本国制造业与农业的衰落。这种趋势在16世纪中期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为了满足殖民地的日常需求,西班牙不得不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制造业产品。此时,明朝的生丝以及丝织品的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具备了供给能力。明初苏州府吴江县种桑1.8万余株,宣德年间已增至4.4万余株,17世纪下半叶达到10万余株

——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都把推动贸易自由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为此做出很大努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区域性经济贸易组织也都致力于建立自由贸易区,大力推进经贸往来。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使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往来变得非常容易和快捷,使各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更加高涨。尽管贸易保护主义还不时有所拍头,甚至盛行,但它仅是汇入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河流中的支流而已,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才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

——蒋和平《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因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转向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中国通过海陆两道贸易渠道引进的外国商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影响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与马尼拉相似的亚洲国际贸易枢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并分析世贸组织成立后国际贸易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021-12-3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法国机器工业逐渐排挤家庭手工业,棉纺业完全机械化,农业人口比例不断下降。但第二帝国仍旧沿袭过去的保护关税制,这不利于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不利于进口更多原料。为此,拿破仑三世于1860年与英国签订商约,实行自由贸易。英国对法国的丝织品、化工产品和水果实行免税,法国对英国的原料与食品实行免税,对工业品、煤和铁减税。后来,拿破仑三世陆续与比利时、普鲁士、瑞典、奥地利、瑞士、荷兰、意大利等国也订立了同类条约。

——郭华榕《拿破仑三世的经济治国政策》

材料二   WTO在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与协议中贯穿了一些基本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WTO要求成员之间平等,不要歧视。WTO负责实施管理的贸易协定与协议强调了“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它还要求成员方通过谈判,互相承诺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如数量限制、进口许可等)。各成员方应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如以倾销、补贴的方式向其他成员方销售商品。WTO通过与联合国、地区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沟通,共同解决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

——摘编自胡建淼《政府法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拿破仑三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历史背景,并分析这一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并分析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之间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