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1978—2008年间我国进出口情况统计表》,其中2001年后对外贸易趋势主要得益于

A.取消农业税的直接推动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C.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1978—2012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变化柱状图。自2000年以后,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呈快速增长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A.经济全球化遭遇了挫折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02—2015年,中国进出口实现年均增速15.31%。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0.51万亿美元,仅占全球进出口额的4.02%。到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96万亿美元.约为2001年进出口总额的8倍,占全球进出口额的11.89%。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强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已逐步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国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会谈中发挥重要作
D.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中国政府网数据显示:20022007年6年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1979~2001年23年的总和。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对外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
C.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推动
6 . 大数据动态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变迁。下图反映了中国对日、美、欧盟、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对图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欧盟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日、美、俄
B.中国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C.世界市场分化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市场
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7 . 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中国加入多边国际公约的情况(1949—2005年)

(注: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了国民党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所签署的所有国际劳工公约)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