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武汉三镇(汉口、汉阳与武昌)得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其中汉口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1862年汉口设立海关。1867年对外贸易额仅3500万海关两,1902年达10.32亿海关两。1889年,张之洞在汉阳兴建“汉阳铁厂”,1893年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1898年又创办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1906年,浙江商人宋炜臣等人筹办了“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供水人口约10万。

——摘编自刁莉《九省通衢的近代汉口》等

材料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部分)成就数据表   

类别 20012020
货物出口占全球份额4.3%14.7%
制造业增加值3.5万亿元26.6万亿元
服务出口额3243亿元1.9万亿元
对外直接投资额570亿元1.1万亿元

——摘编自薛荣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回顾与展望》等

材料三   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

——摘自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武汉三镇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20世纪以来典型史实对“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进行论述。(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结构完整)。
2023-04-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启动摸底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WTO(即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联合国”,它所制定的规则已成为当今重要的国际经贸惯例,如果被排斥在WTO之外,就难以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国际间产品和服务交流。据此可知,中国加入WTO
A.利于减少国际贸易歧视B.完善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C.加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D.利于缓解国际贸易中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不断扩大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市场准入,不断降低进口产品关税税率,取消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这些措施反映出中国
A.加强宏观调控经济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D.逐步确立市场经济
4 . 2001年时,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20万标箱;20年后,这里的集装箱吞吐量翻了20多倍,上升至全球第三,货物吞吐量更是连续12年保持全球第一。20年间,宁波舟山港已经跃升为世界一流强港。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
①在宁波设立经济特区   ②实施“走出去”战略
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逐渐赢得了国际上的信任和尊重。某高一学生准备制作一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板报,下列可以作为素材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乔冠华在开怀大笑
D.中国代表和各国代表举杯祝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1-08-18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2019年1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中国的参加,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不能体现多边贸易体制的普遍性和公正性。这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是世界贸易组织本身的需要B.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
C.使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D.与世界实现了共赢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1860年间,世界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5%,而同期的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84%。这一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不断有新的国家加入国际贸易的行列,导致了这一时期国际贸易领的急剧增长。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是由欧美工业国家经济的巨大增长推动的。…伴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落后地区作为工业回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此外,铁路线在各大洲的廷仲,港口的开发和建设,商船位和航线的增加,都成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宋则行等《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在许多学者看来,这种经济全球化已经是谁也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它就必然要被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之中,中国也不例外。所以,对于中国来说,与其被动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还不如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摘绵自【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梳理19世纪末以来的历史脉络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01年年底至2002年年初,《羊城晚报》先后刊登了一系列专题文章,如《“与狼共舞”的银行更贴近百姓降税车拍马直取百姓钱袋》《“英语经济”应运而生》等。这些文章的刊登主要是基于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反思
C.民主法制进一步完善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 . 迈入新千年后的2001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无疑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的对外开放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下列各项中,与此相吻合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06-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