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体被认为是有罪的。因此,它必须始终被覆盖,且不得过分装饰。但是,14世纪,生活水平提高的市民和希望精美商品尽快转换成货币的意大利商人,都很赞同世俗知识分子对教会禁欲的进攻。据此可知,文艺复兴源于(     
A.基督教会的衰落B.西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C.近代科学的兴起D.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壮大
2 . 思想家卡西尔说:“人必须而且应该拒绝所有来自上帝的帮助;他必须自己闯出通往真理的道路,只有他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真理,确立真理,他才会占有真理。”卡西尔这一主张,体现了(       
A.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想B.启蒙运动的理性观念
C.因信称义的信仰自由D.求真明理的革命精神
3 . 1316年,被放逐的但丁有一个机会回到祖国佛罗伦萨,前提是给当权者谢罪。但丁说:“这种方法不是我返国的路!要是损害了我但丁的名誉,那么我决不再踏上佛罗伦萨的土地!”但丁的行为得到了当时一大批学者的肯定。这说明当时(       
A.理性主义成为主流思潮B.教权主义衰微C.宗教改革思想深入人心D.人文主义兴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拜占庭帝国兴起之初即形成了较为强大的中央集权,以皇帝为中心的庞大官僚机构层层控制着包括教士在内的社会各个阶层,教、俗两大主流文化在拜占庭帝国不是作为对立物存在的,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拜占庭文化在其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尚古倾向,兴建的“新罗马”城无论从整体规划、具体建筑样式,还是内外装修、建筑材料都模仿古典希腊罗马建筑。同时,拜占庭文化还兼收西亚、远东民族文化营养融合在自身之中,以满足新的需求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在4世纪到15世纪的千余年期间,拜占庭文化一直是该地区发展水平较高的文化之一。

——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材料二   纵观拜占庭历史,其文化科学受到历史的传统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使人们更乐于因循传统而不思进取;国家和教会对人们思想和文化活动的干预性太强,皇室成员虽积极参与拜占庭文学和史学创作活动,但这种参与却一向以“罗马地中海世界一统”的正统思想为基础,着力于恢复“往日的”辉煌和中央帝国的强大,并不十分鼓励人们的创造性。因此,真正使古代典籍重获新时代的生命力的,还是那些属于文艺复兴新时代的意大利人而不是古代希腊人,也不是那些已经习惯于僵化教条思维模式的拜占庭人。

——摘编自徐家玲《拜占庭与西方世界的文化联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学者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在继承古典文化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及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意大利人米兰多纳(1463--1494年)指出:“他(人类)有权力拥有他所选择的任何东西,他有权利成为他愿意成为的任何人。”这一言论
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启蒙运动天赋人权的理念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2022-06-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以来,城市贵族和富裕的商业资产阶级乐于将自己的子女送至大学和各类专门的学校。16世纪末,威尼斯成年男性的识字率提升到33%,成年女性的识字率约为13%。印刷书籍不仅成功颠覆了中世纪手抄书制作烦琐、流通缓慢、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印象,更以其多样的装帧设计、丰富的内容题材、低廉的价格和快速的流通渠道,满足了社会不同阶层对书籍消费的需求。除了针对专业人士,如教士、律师、人文主义学者等出版的大开本、装饰华丽的职业用书之外,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也开始流行小开本、对页、便携的通倍读物和方言书籍。购买和收藏书籍成为意大利人民文化消费活动的一大亮点。

——摘编自尚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文化消费》

材料二   17世纪末,英国报纸行业发生巨变,非官方的报纸《邮政男孩》和《邮政人》出版,占据了英国社会市场。到18世纪时,报纸行业已经颇具规模。1702年,英国第一份国家性质的报纸《每日新闻》诞生,随后各种全国性报纸纷纷出现。18世纪中期,伦敦许多报纸发行量已超万份,比如服务于工人阶级的《手工艺人报》。这些报纸除了向特殊人群提供专门信息外,还大量刊登政治新闻,是民众了解国内外政情的重要媒介。报纸也成为当时阐释社会活动之思想的重要平台。

——摘编自贺添奕《试论17〜18世纪英国民众阅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5〜16世纪意大利盛行购买和收藏书籍之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7世纪末以来英国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7 .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大流行,大量神父的死亡导致无人主持下葬仪式,教会中的幸存者弥漫着及时享乐之风,不少信徒转而信奉魔鬼。这些现象
A.摧毁了欧洲的神权统治B.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生发展
C.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D.使意大利成为宗教改革源头
8 . 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与新教各派之间互相仇视,甚至由此引发宗教战争。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提出了信仰自由的主张。这一变化体现了
A.宗教改革具有局限性B.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C.人类理性精神的进步D.宗教神学地位的崩溃
2022-05-23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有人直言不讳自己是自由思想家,但死亡迫临时会与教会和解;大多数学者虽痛感教皇的罪恶,但还是乐于接受教皇的聘用。这些现象说明
A.文艺复兴的发展依赖神权庇佑B.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尚未成熟
C.文艺复兴时学者缺乏虔诚信仰D.当时知识分子尚未真正觉醒
2021-05-14更新 | 802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薄伽丘宣称人是世界的主人,人是命运的主人。人文主义强调人争取达到个人的自我完善,并为此而努力,这恰恰是人生的责任。莎士比亚曾赞叹:“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张国臣《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与科学精神的塑造》

材料二   孟德斯鸠把国家的政体分为共和、君主和专制三种。他认为共和政体是“德行”,但做不到;专制政体是“恐怖”,必须坚决反对;只有君主政体是一种最理想的制度。只要有法可循,君主依法行事,就可以达到“政治自由”。为了实现这种愿望,孟德斯鸠提出把国家权力分成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他认为必须把这三种权力分开,把立法权交给议会,司法权交给法院,行政权归国王。三者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并使它们相互平衡、相互牵制。只有三权分立,才能实现公民的政治自由,才能有效地防止君主滥用权力。如果不划分权力,国家必然会走向专制。

——摘编自沈炼之《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体现。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特点及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