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的启蒙运动震动了法国,也让法国人看清了自己的目标。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秉承洛克等人的思想,鼓吹共和,抨击专制还把政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分,彼此分立,相互约束。伏尔泰宣传英国社会制度和自由思想。卢梭提出人民主权学说,人民有决定国家统治形式之权,并有推翻专制制度的起义之权。有了这样的思想启蒙就不难理解1789年国民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793年颁布《法国宪法》。至此,法国便走上了与英国相似的发展道路,这也就不难理解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在法国蓬勃发展。

——摘编自伍光良《启蒙运动路线图及其意义》

根据材料并围绕材料中的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清楚,逻辑性强)。
2 .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一种自然权利,人生而自由。由此可见(     
A.人文精神的内涵得到深化和丰富B.天赋人权的思想由来已久
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开始出现D.自由是要求摆脱神学束缚
3 . 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材料反映了(     
A.阿拉伯商人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B.阿拉伯商人传播了中国的四大发明
C.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D.阿拉伯商人以宗教指引为准则
4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当钱投入钱柜里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A.认为人应追求财富B.认为信仰即可得救
C.极力反对教会神学D.主张教会高于国家
5 . 在达·芬奇的笔下,蒙娜丽莎“既像一位20多岁的青年,又像一位40多岁但保养很好的少妇;蒙娜丽莎的笑容……令人无法估计她究竟是在高兴还是忧郁;同样,蒙娜丽莎的身份也难以判断,既像是一位贵族夫人,又可能仅是一位平民的妻子。”这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神秘主义B.人文主义C.自由主义D.理性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这一运动的主要特点不在于反映和描绘生活,而在于相信人的思维具有塑造生活本身的力量和使命,从而形成了能运用到一切知识领域的分析批判的武器,进而推动了思想的世俗化进程。材料中的这一运动,旨在(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追求人性解放
B.揭示宇宙运行规律推动科学发展
C.规划人类理性王国打破封建特权
D.摆脱天主教会控制实现信仰自由
7 . 15世纪的时代精神就是人的解放,即以感性意义上的人来反对抽象的神,以人的正常情欲和感官享乐来反对禁欲主义和变态的虚伪。因此,这种时代精神决定了这个时期的基本生活姿态就是感觉主义和唯美主义。这一时代精神(     
A.展现了大工业时代的文化风尚
B.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性诉求
C.冲破了天主教会的专制和独裁
D.解放了被宗教戒律压抑的人性
8 . 中世纪教堂一般拥有纵长高耸的空间,给人一种面对天国的升腾感和敬畏感。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开始流行如下图的圆顶和罗马柱式设计,建筑师把人体结构特征融入建筑设计中。这种建筑设计(     
A.摆脱了宗教思想的影响B.旨在复兴古典文化
C.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进步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9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由此可推断(     
A.中国儒家文化对欧洲各国影响深远B.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借鉴
C.中西方文化都具有理性思辨的特点D.伏尔泰的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精髓
10 . 图1—图3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的代表作品,他们作品的共同点是(       
A.宣扬人性自由B.挑战教皇权威C.反对宗教信仰D.构建理性王国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